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Cáo

曹姓来源有三个。一是以国为氏,为颛顼帝的后裔。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,其五子名安,封在曹国。周时,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(今山东曲阜东南)。战国时,邾国被楚国所灭,其子孙或为朱氏,或为曹氏。二是出自姬姓。相传周武王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,实行大分封,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,建立曹国,称为曹叔振铎。三是源自少数民族姓氏。匈奴族、蒙古族、满族都有曹姓。

早期曹姓在山东居住和繁衍。先秦时期,曹姓主要分布于江苏沛县及山东。秦汉时期,山东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苏北部成为曹姓主要聚居点。除此之外,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浙江在秦汉时期也有曹姓散居。魏晋南北朝之际北方连年战乱,曹姓开始南迁,与此同时,北方曹魏政权的建立使曹姓在北方得到了快速发展。隋唐时期,福建、广西等地始有曹姓入居。宋元至明清时期,曹姓已遍布我国各地。明代时福建曹姓一支徙居广东梅州,雍正年间有福建曹姓移居台湾,进而迁徙海外。今日曹姓以四川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地为多。

曹姓历史人物有曹刿,春秋时期鲁国名将,指挥了著名的长勺之战,大获全胜。曹操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,采用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策略,逐渐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一股政治军事力量。曹丕,曹操之子,父卒,即帝位,在位七年。曹植,曹丕之弟。以诗文著称于世,他的《七步诗》时至今日仍广为流传。曹雪芹,清代小说家,著有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《红楼梦》前八十回。曹禺,当代剧作家,著有《雷雨》《日出》《原野》等作品。

曹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十六位。


【源】 ①颛顼玄孙陆终之后封于曹(故城在今山东曹县西北70里),其后因以为氏(17,62)。又说:陆终第六子安为曹姓,裔孙曹挟,周武王封之于邾,其地鲁国邹县。十四代孙邾文公迁于绎,至战国时灭于楚,封其君为巨鹿侯,子孙复为曹姓(7,9,11,21,60)。②周成王封母弟,即文王第六子叔振铎于曹(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北4里),春秋时灭于宋,后因以为氏(9,11,12,17)。③并州曹姓。出自匈奴(70,242)。④东汉大司农大鸿胪曹蒿,本姓夏侯,冒姓曹,见《晋书》(60,62)。⑤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,即以曹为氏(60,70)。隋时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,唐时统称昭武九姓。⑥金时女真人奥屯氏,汉姓曰曹(71)。⑦西夏人姓(95)。⑧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。清满洲八旗姓索佳氏、索绰络氏、鄂托氏等后均有改为曹姓者(180,181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⑨清高丽人姓,世居建常(23,260)。今朝鲜族姓。⑩明、清时云南普洱府思茅厅倚邦(在今猛腊北)土千总曹氏,系布朗族(253)。⑪拉祜族黑苦聪人劳朝氏,汉姓为曹(134)。⑫普米族本牙海氏,汉姓为曹(145)。⑬傈僳族施饶时氏族,汉姓为曹(150)。⑭彝(130,380)、阿昌(142)、哈尼(137)、蒙古(344)、纳西(152)、回(173、344)、甘肃白马人(188)、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谯国、彭城、高平、巨鹿(17,21,60),谯郡(418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57%,为中国人口最多的50个姓之一。尤为四川、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省多此姓,4省曹姓约占全国汉族曹姓人口46%。【人】 曹沫,春秋时鲁将(21)。


现行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山东之平邑,内蒙古之乌海,甘肃之酒泉,江西之崇仁、金溪,云南之马关、泸水、陇川等地有分布。汉、满、鲜、彝、畲、土家、布依、纳西、傈僳、基诺、阿昌、普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曹,古国名,曹叔振铎所封。郑樵注云: “叔振铎,文王子而武王弟也。武王克商,封之于陶邱 (按: 国曹,都陶邱),为宋景公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此当系出姬姓。②《广韵》“颛顼玄孙陆终之子安,是为曹姓。”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亦云: “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姓,周武王封之于邾,为楚所灭,遂复曹氏。”③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晋书》 云: “后汉曹嵩,本姓夏侯、冒姓曹,”此为复姓夏侯氏所改。④西域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隋书》云: “康国支庶分王有曹国,即以曹为氏。”康国,古代西域国名,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。隋唐时西域曹国人来中国者,即以曹为姓。⑤或为满族姓氏所改。清代满族姓索绰络氏、鄂托氏等或改为单字姓“”。⑥又: 为清代高丽族姓,世居建常地方。⑦基诺族之曹姓,云南之景洪有分布,由 “考卜也撒”所改。⑧阿昌族之 “”姓,系 “喇翁”、“喇曹” 氏所改。⑨普米族曹姓,出自 “熊-扛尼” 氏、“本牙” 氏。

春秋时鲁有曹刿; 东汉有曹操,追赠魏武帝; 唐代有曹松,舒州人,诗人;元代有曹知白,松江华亭人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氿

    读音:Guǐ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源,亦未见载於古籍。

  • 读音:Hàng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元史》收载,“元有沆忽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汪罔

    读音:wāng wǎng【综】 汪罔氏,防风氏所改,见《路史》(60)。一说,夏时为防风氏,釐姓。商时为汪罔氏,漆姓。或说,即鄋瞒,周时称长狄(21,60)。按:汪罔,古族名,亦作〔汪芒〕,亦为国名,

  • 读音:Jìng【综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据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Guī【源】 ①鞮氏之后避事居鲑阳,改姓鲑氏(12,15,17,60)。②本姓圭,改为鲑氏(15,63)。【望】 陈留(17,418)。【布】 清时陕西澄城有此姓(60,62)。今大陆仍有此姓(

  • 读音:Zhá【综】源出不详,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辞典》亦收,

  • 读音:kuí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0)。魁傀氏之后(60,62)。②春秋时酅魁垒之后(60)。酅,春秋时纪邑,故城在今山东临淄东。③清时满洲人姓(260)。【望】 江夏(17,41

  • 步陽

    读音:Bùyáng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步”云: “姬姓。晋公族郄氏之后。步阳食采於步,遂以为氏。”其后或以邑名为氏,遂称步阳氏。一作 “步扬”。

  • 蒙古爾濟

    读音:Měnggǔěrjì【源】①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 【变】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乌尔哈岱之妻为蒙古尔晋氏(260)。〔

  • 读音:Yǎn【源】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,17)。 【人】椻长,战国时魏之尚臣,见《吕氏春秋》(11,15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“战国时魏有椻氏。《吕氏春秋》有椻长。”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