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ī

【源】 ①古枝国在楚(故城或在今湖北钟祥北枝水流域),见《国名纪》。戎伐楚,侵訾枝是也,以地为氏,见《世本》(17,60)。②春秋时楚公族有枝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为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有枝氏(6,12,15,17)。③春秋时晋大夫栾枝之后,以名为氏(12,60)。④春秋时秦大夫公孙枝之后,以名为氏(12,60)。【望】楚郡(17,418)。【布】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、浙江萧山(209)、上虞(279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枝宏,汉时符节令,赵郡邯郸人(6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运城、临汾、忻州、大同,安徽之泾县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,或姓 ‘枝如’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楚公族有枝氏。”子躬当为楚公族,若是,此当系出芈姓。②或按: “此必晋栾枝,或秦大夫公孙枝之后也,以名为氏者,若枝如子躬,其后自为枝如氏矣。” 依此,则或系出姬姓 (栾枝,晋公族); 或系出赢姓。③或以地为氏。“訾枝,楚地(在今湖北宜都县东),以地为氏(《姓氏考略》)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色佳

    读音:Sèji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闲散舍英之妻为色佳氏(260)。

  • 子季

    读音:zǐ jì【源】 ①系自��姓,春秋时楚公族有子季氏,见《世本》(4,6,7,12,60)。一说,楚公子卫,字子季,因氏(17)。②春秋时卫国之后有子季氏(60,62

  • 翁吉歹

    读音:Wēng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昂吉岱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

  • 骨利幹

    读音:Gǔlìgàn历史上勅勒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勅勒别部有骨利干,其地昼长夜短。以部为氏。” 或云其“地在今贝加尔湖北。”

  • 奧丁

    读音:odīng【综】 彝族姓。阿硕、拉伙补则等家支均有此姓。属阿硕家支的又称〔果纳奥丁〕(375)。

  • 阿敦

    读音:Ādū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唐有阿敦宁。五代有阿敦少君。” 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Lài/Lay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东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布爾喀金

    读音:Bù’ěrkājīn【综】 清镶红旗蒙古护军克史图之妻为布尔喀金氏(260)。

  • 擕蒙

    读音:Xiéméng历史上关西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为羌人姓,不详其所出。或作“㒞蒙”、 “携蒙”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xīméng。

  • 素黎

    读音:sù lí【源】 代北姓(7,12,17,27,60)。或系素利之异译,以酋名为姓(70)。 【变】 ①后改为黎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17,70)。②亦作〔素嵇〕(27)。历史上代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