柘
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柘(故城在今河南柘城北),其后以邑为氏(6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武陵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永川、云南东川(380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柘稽,春秋时越大夫(17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四川之成都、名山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楚大夫以地为氏。《急就章》汉有柘温舒。望出武陵。”柘,原为春秋陈地,后并入楚,其地即今河南柘城。
春秋时有柘稽; 汉代有柘温舒;宋代有柘淳,及进士第。
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柘(故城在今河南柘城北),其后以邑为氏(6,11,12,17,60)。【望】 武陵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永川、云南东川(380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柘稽,春秋时越大夫(17,21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四川之成都、名山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楚大夫以地为氏。《急就章》汉有柘温舒。望出武陵。”柘,原为春秋陈地,后并入楚,其地即今河南柘城。
春秋时有柘稽; 汉代有柘温舒;宋代有柘淳,及进士第。
读音:Wéimúlú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领催阿克东阿之妻为韦木禄氏(260)。
读音:Zhālāěr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。扎剌尔即《辽史》中的阻卜札剌部,至元时称札拉亦尔部(79)。当以部为氏(24)。此部人数众多,分散多个地区,居于阿难(亦称阿南)水东者,称穆呼哩扎拉尔氏。又有
读音:yíng【源】 ①黄帝之子少昊氏嬴姓,见《古考史》(60,62)。一说,伯翳,即伯益,佐舜主畜,赐姓嬴。周考王使秦非子(伯益之裔)畜马渭之间,马大蕃息,因分土为附
读音:Hóngguǒluō【源】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科尔沁(23,63,260)。【变】①一作〔鸿果络〕(260)。②清蒙古正黄旗中有洪郭尔氏(259)、清宗室觉罗三泰之妻为洪郭洛氏,清正红旗蒙古诺莫图
读音:Zhūhú【综】 明时女真人姓。其先在辽、金、元时为术虎氏,至清时改称珠鲁氏(100,180)。明代女真族姓氏。《朝鲜李朝实录》 有载。此即金代女真姓“术虎”之别译; 清则译作“珠鲁”。
读音:Xīlè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(西)夏殿前太尉锡勒遵义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Shuò【源】 见《广韵》(239)及《玉篇》(86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字汇》 收载,其注云:“罕见姓。”未详其他。(按:妁,当指“媒妁”,此以职业
读音:fú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敷季淮,明时四川犍为人,洪武中福建松溪县知县(15,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、江西之新余等地有分
读音:jìn【源】巫祝善禁术者以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17)。 【望】吴兴(17,418)。 【布】湖北武汉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武汉有分布。《郑通
读音:Fú/Fwu【源】 源出考工凫之后,以官为氏(15,60,62)。凫人为古时主造钟者之官。【变】 亦作〔鳧〕(12,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