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Bì

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将弟弟姬高封于毕,建立毕国,人称姬高为毕公高。后有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为毕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单姓毕。三是由任姓所改。据《世本》记载,任姓有改姓毕者。

毕姓发源地约在今陕西长安、咸阳两地之北。春秋时,毕姓主要居住在山西。战国时,毕姓进入山东。先秦时期,毕姓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一带。西汉时,毕姓已扩展于今河北,广西也有毕姓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居于东平郡的毕姓日盛,太原郡望、河内郡望、河南郡望日益壮大。唐末,毕姓向南迁徙到两湖一带。北宋时,毕姓避居今江西、浙江、安徽等地。明初,山西毕姓人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等地。清乾隆年间以后,毕姓入迁东北三省。此间亦有赴台湾,或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地者。如今,毕姓尤以山东、河南、黑龙江等省为多。

毕姓历史人物有毕昇,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。庆历年间,其用胶泥刻字,每字一印,以火烧硬后制成活字。活字可以多次使用。毕昇是世界上用活字印书的第一人。毕朗,清才女。幼工诗文,兼善鼓琴,又精绘事,尤其擅长画美人、兰菊。毕沅,清代文学家、学者。他学识渊博,精通经、史、金石等。组织人员编《续资治通鉴》,是与《资治通鉴》相衔接的编年体的宋、辽、金、元史。

毕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七十六位。


周文王第十五子高,封于毕,以国为氏。(见《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)

出连氏后改为毕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
▲〈春秋晋〉毕万,事献公。〈后魏〉毕众敬,须昌人,兖州刺史。〈宋〉毕升,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。


《中国姓氏辞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据 《半月谈》1992年第18期称: “明代有记载,今台湾竹市仍有此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uì【综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2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河南(62)、台湾云林、南投、彰化、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南之义马市有分布。《中国姓氏

  • 錫瑪喇

    读音:Xīmǎl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额楚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纪氏(180)。②一作〔锡玛拉〕(260)。③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巴颜泰之妻为希马拉氏(260),〔希马拉〕似

  • 藹焉力

    读音:Ǎiyānlì【源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,以部为姓(425)。

  • 读音:Chě《姓氏词典》据《明史》收载。“明有扯力克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有男

    读音:yǒu nán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禹后分封,有有男国,子孙以国氏(7,9,12,17)。 【变】 亦作有南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姒姓。《史记》: 禹后

  • 读音:Sì/Syh,Sz,Shih,Ssu【源】 似本字。为姒姓所改。又,北魏时渴侯氏改为佀(21)。【布】 河北石家庄(9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佀钟,明时郓城人,成化进士,历官御史巡盐两淮

  • 卷子

    读音:juàn zǐ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文公之后有卷子子州,因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姬姓,卫文公之后也。” 以族系为氏。

  • 安駱

    读音:Ānluò【综】 彝族姓。属尔恩阿尔安恩家支,四川普格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旺張

    读音:Wàngzhā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奥迪家支(375)。

  • 士華

    读音:Shìhu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