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Hǎi

海姓来自春秋卫国大臣海春之后,后人以海为姓。

海姓早期居住在中原地区。

海姓历史人物有明臣海瑞,仕途坎坷,屡受排挤,曾因批评皇帝被逮入狱。但他始终刚直不屈,铁面无私,力主整饬吏治,并平反了一些冤案。在当时和后世都被誉为清官。有《海瑞集》。

海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七十二位。


【源】 ①黄帝庶子禺阳之玄孙世居南海(故城在今广东番禺)为海司,后因以为氏(17,62)。②春秋时卫灵公臣海春之后,以海为氏(21,60)。③明时赐元人诺海姓海名荣(24)。蒙古族海拉苏姓汉姓为海(384)。④明、清时云南曲靖府平彝县土县丞海氏,系彝族(253)。⑤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之后有海姓(180)。⑥彝(130)、傈僳(205)、蒙古(255)、回(177)、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薛郡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%。【人】 海鹏,唐时人,撰《草经》一卷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尚文、黄骅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甘肃之酒泉、徽县,河南之卢氏,湖南之芷江、新邵,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回、蒙、彝、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卫灵公臣海春之后。盖指海为氏。望出薛郡。”②《续通志·氏族略·总论·赐姓》载: “明赐元人姓名诺海曰海荣。”③或以名为姓。明梁云龙《海公行状》载: “公讳瑞……其上世以来未详,在国初,以军功世广州卫指挥某者,隶籍番禺,今为番禺人。洪武十六年 (1383年),答儿从军海南,著姓于琼,遂为琼山人。”海瑞为回族,其先名海答儿,后即取其名之首音谐 “” 而为姓。

唐代有海鹏; 明代有海源善,洪武时安化知县;又有海渊,户部尚书; 又有海澄、海鲤,俱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雅丹

    读音:Yǎdān【源】 清时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(429)。

  • 读音:Āi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jiū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宋微子之后有鸠氏,见《路史》(62)。②西域天竺人姓(7,62)。③鸠夷、鸠摩复姓之后改为鸠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④云南德宏地区傣族姓(164)。见《

  • 孛思忽兒弘吉剌

    读音:Bèisīhūérhóngjílá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24,57)。一作〔布斯格尔鸿吉哩〕。《元史》载鸿吉哩氏(一作弘吉喇)有二,以部为氏者,列传之鸿吉哩氏也。而后妃之鸿吉哩氏系布斯格尔鸿吉哩

  • 烏禮蘇

    读音:Wūlǐs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齐齐哈尔、黑龙江、辉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驻防达虎里正黄旗中有乌里苏氏,世居齐齐哈尔(259),〔乌里苏〕似即乌礼苏之异译。

  • 读音:Yuà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及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涉其

    读音:shè qí【综】 春秋时楚大夫涉其帑之后,见《世本》(3,7,15,17,24)。然据张澍考证,《世本》有误,涉其非姓(26)。今姑录此以备查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汉

  • 日中

    读音:Rìzhōng【综】 《庄子》中有日中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古贤人有日中始者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 肩吾见狂接舆

  • 蔣海

    读音:Jiǎnghǎi【源】彝族姓。丁惹、阿某斯都等家支均有蒋海姓(375)。

  • 準尼

    读音:Zhǔnní景颇族姓氏。 汉意为 “”, 以之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有载,未道其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