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)。或以地为姓,下辩亦作下辨,在武都(故城在今甘肃成县西80里)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有此姓(279)。【人】 辩武,汉时人(60)。罕见
读音:Rěluó【综】 鲜卑人姓。晋孝惠帝时,鲜卑若罗拔能寇凉州,张轨击斩拔能,威名大振,见《晋书》(7,60,24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晋书》注云: “鲜卑姓有若罗
读音:Hàqǐk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索暖之妻为哈起克氏(260)。
读音:zǐ wǒ【源】 春秋时鲁国叔孙成之子申,字子我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12,17,21,60)。【人】 子我封人(一作子我羽人),周时卫大夫(6,1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
读音:Biéshībālǐwèiwú【综】 元时人姓,塔海术,别失八里畏吾氏,元大德二年任镇江路濮州翼上千户所达鲁花赤,见《至顺镇江志》(399)。按,别失八里,元时西域地名,亦称北庭,故城在今新疆吉
读音:Xiè/Shieh,Sye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15,21)、《姓解》(9)。【变】 作〔㳿〕(75),误。
读音:mèng sūn鲁桓公之子庆父之后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Jì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2)。或指器为氏,如杯氏、砚氏之类(60,62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义乌(377)、台湾台中(64)等地均有此姓
读音:Yīlālǎ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正蓝旗中有伊拉喇氏(256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马甲舍神泰之妻为伊拉拉氏,正蓝旗满洲护军富光之妻为伊拉尔氏(260),〔伊拉拉〕、〔伊拉尔〕似均系伊拉喇之异译。
读音:wǔ xiàng【源】 ①春秋时五员(即伍子胥)为吴国之相,吴人称其子孙为五相之后,遂有五相氏(7,60)。②春秋时楚国公族有五相氏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变】 一作〔伍相〕(24,60)。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