燭
【源】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之后,以其居于烛地,因氏(7,12,15,17,60)。【望】荥阳(17,418)。【人】烛寿,春秋时秦丞相(11,17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郑人烛之武不得氏,以其居于烛地故。言烛之者,犹言介之推、佚之狐也。”望出荥阳。
春秋时晋有烛过,赵简子行人;秦有烛寿,为丞相。
【源】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之后,以其居于烛地,因氏(7,12,15,17,60)。【望】荥阳(17,418)。【人】烛寿,春秋时秦丞相(11,17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郑人烛之武不得氏,以其居于烛地故。言烛之者,犹言介之推、佚之狐也。”望出荥阳。
春秋时晋有烛过,赵简子行人;秦有烛寿,为丞相。
读音:Jì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此姓(427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忻州,江西之永修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
读音:Ātúlāmò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雅尔湖(一作雅尔呼)地方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雅尔呼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Chákèqìn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正蓝旗中有察克钦氏(256)。
读音:Gādé珞巴族姓氏。出自苏龙部落,属母系氏族,其图腾为灶灰。本氏族名,或以代氏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。
读音:bái nán【源】 春秋时楚有白南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 云: “楚有白南氏”,疑此与“白男”同,参见“白男” 条。
读音:Tōng通姓源于地名。春秋时巴国大夫受封于通川(今四川达川),其后裔以封地为姓。通姓历史人物有清朝僧人通琇,顺治间三次被召见,说法称旨,赐号大觉禅师。通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一十二位
读音:Āi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ǔ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极罕见姓,宋朝宝元元年(1038年)封吐蕃唃厮罗为保顺军节度使,其子孙姓唃。”
读音:zhī rú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(9,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其注“枝” 云: “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,或姓 ‘枝如’。”或按: “……以名为氏
读音:pò luò nā【源】 破落那氏,大宛(古西城国)之后(6,12,21,27,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那氏(6,12,27,60)。②作〔被落那〕(21),误。亦作〔那破落〕(416)。历史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