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吁
【源】 留吁国为春秋时赤狄之国,为晋所灭,其后以国为氏(60,62)。相传赤狄为炎帝之裔,故都在今山西长子、屯留附近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左传》云: “春秋赤狄之国,为晋所灭,其后为氏。”此当以国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今山西屯留县南有纯留故城,即其(按:指“留吁”)地。”
或作’ 畱吁”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liúyú。
【源】 留吁国为春秋时赤狄之国,为晋所灭,其后以国为氏(60,62)。相传赤狄为炎帝之裔,故都在今山西长子、屯留附近(17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左传》云: “春秋赤狄之国,为晋所灭,其后为氏。”此当以国为氏。《姓氏词典》称: “今山西屯留县南有纯留故城,即其(按:指“留吁”)地。”
或作’ 畱吁”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liúyú。
读音:Shù束姓来源于妫姓。汉时有广,宣帝时任太子太傅,东海兰陵(今山东枣庄东南)人。到了广曾孙孟达时,避王莽之难,自东海迁居沙鹿山(在今河北大名境内)。遂改为束氏。束姓历史人物有束,西晋文学
读音:běi guō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居北郭(北门之城称北郭),因以为氏(7,17)。一说,齐大夫北郭佐,字子车,其后有北郭氏(12,15,21,60)。【人】 北郭骚,春秋时齐人,与晏子为友(7,
读音:Shū【源】 ①尚书,官名,以官为氏(15,21,60)。②清满洲正蓝旗中有书氏(26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浙江江山(325)、山东新泰(359)、江西新干(40
读音:Jìjiā【综】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硕双武之妻为计佳氏(260)。
读音:Qìngfū历史上传说粟神之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一作“庆天”。详见该条。
读音:Cì/Tsyh,Tsz【综】 荆有㐸飞,得宝剑于干越,见《洪武正韵》引《荀子》(86)。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㐸姓(427)。
读音:Mǔ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宁夏中宁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万荣、内蒙古之乌海有分布。此姓系乌海市公安局提供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Xuánpān【源】 悬潘,春秋时卫太史柳庄之食邑,因氏(7,12,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县潘〕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悬潘,卫大夫柳
读音:Méidéwéijiéfū俄罗斯族姓氏。汉意为“熊”,此当以动物为姓。(按: 疑乃以熊为家族之徽号。遂以为姓)未详其他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。
读音:píng zhōu【源】 平州氏功大不赏,功臣怒而生变,平州出奔,见《周书·史记篇》。平州在山西介休西,见《盟会图疏》,是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