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duān

【源】 ①古有端国(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),春秋时灭于晋,晋大夫食采于端,因氏(17)。②战国时韩、魏、赵瓜分晋,封晋君于端,子孙因氏(60,62)。③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,本姓端木,后省文称端氏,今江苏溧水端氏出于此(17,60)。【望】东阳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端复初,明时溧水人,本姓端木,官湖广参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、围场,山东之东平,山西之太原,新疆之塔城,江西之新余,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晋既分,乃封其君於端氏,因为氏。”端氏故城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。②又据 《端家谱》 注云: “又出於孔门弟子子贡,本姓端木,后以省文称端氏。” 此则系端木氏所改。③又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云: “古有端氏国,灭于晋。晋大夫食采於端,因氏。”此端氏国既“灭於晋”,当与三家分晋后之 “封其君於端氏”者不同,端氏国后或有以国为氏者; 且,“晋大夫食采於端”,当与“封其君於端氏” 亦有所不同,知此当以邑为氏。

元代有端真; 明代有端澄,洪武进士; 又有端宏,当涂人,景泰进士,湘王府长史; 又有端淑卿,女诗人; 清代有端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Tǔ【源】 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。北魏时蠕蠕族有此姓(242)。【变】 一作咄(242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吐觗干,一作咄觗千,北

  • 都勒

    读音:Dūlè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额尔赫村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清正红旗满洲闲散伯英武之妻为都喇氏(260),〔都喇〕似即都勒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客尔赫村地方,为满八旗

  • 马服

    读音:mǎ fú赵奢封马服君,子孙氏焉。(见《姓解》)

  • 小王

    读音:xiǎo wáng【源】 春秋时晋大夫(一说为卫大夫)小王桃甲之后(7,21,60)。一说,春秋时卫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【变】 《姓解》作〔少王〕(9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

  • 尼忽

    读音:Níhū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
  • 读音:sháo【源】 ①鲁地名(或指春秋时勺梁,故城在河北望都东),因以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21,60)。②系长勺氏,尾勺氏所改(60,62)。③宋绍兴年中,勾氏为避高宗赵构名,改姓勺(24)。④蒙古

  • 瓦勒喀喇

    读音:Wǎlèkālǎ锡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收载,未道其详。

  • 读音:Qiáo【源】 ①黄帝之孙侨极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5,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郑公族国侨之后(8,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(17)、蟜(12,

  • 读音:hu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亦收,未详其

  • 莫耶

    读音:mò yē【综】莫耶为顿兮,铅刀为銛,见《汉书·贾谊传》。莫耶为春秋时吴大夫,其后因以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汉书·贾谊传》: ‘莫耶为顿兮,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