紇干
【源】 ①纥干,山名,位于唐时云中县(即今山西大同东)。疑纥干本居此山,后因山名为氏,犹綦连氏之以祁连山得姓也(70)。②北魏赐大司空田宏固为纥干氏(17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纥干氏为干氏(6,12,27,60)。②亦作〔纥千〕(7,242)、〔纥汗〕(242)。【人】 纥干广略,北周时柱国(242)。纥干遂,唐时仆寺丞(242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西秦录》 云: “初,自漠北南入阴山,遇大虫於路,状如龟,大如阜陵,乃杀马祭之。俄而不见,有小儿焉。乞伏部老父,自以为有所依凭,字曰纥干。纥干,华言依倚也。后因为氏。” ②又据 《周书》 注云: “北周田弘,赐氏纥干氏。” 此乃为田氏所改。③郑樵注云:“代人,孝文改为干氏。”
北周有纥干·广略,官柱国; 唐代有纥干·遂,御史; 又有纥干·众,江西观察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