羗
【综】 羗系羌异体字,与羌同源。今台湾地区分羌、羗为二姓(68,261)。
【综】 羗系羌异体字,与羌同源。今台湾地区分羌、羗为二姓(68,261)。
读音:Xīlí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本元时人姓(23),世居巴延乌拉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锡临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巴延乌拉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
读音:Zhá’ěrqǐkè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穆克登布之妻为扎尔起克氏(260)。
读音:Chūbáidà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杜(249)。
读音:Xī【源】 酅,春秋时纪国之邑(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),后入齐为附庸,因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〕(15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【人】 酅魁垒,
读音:Wūgǔlún【源】 ①乌古论,辽时女真人部落,出虎水完颜部东南,当以部为氏(24,71)。②金时赐包长寿、包世显等为乌古论氏(24,71)。【望】 陇西(71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吾古论〕、〔吾
读音:bào【源】见《千姓编》(15,21,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或以水名为氏,河北有瀑河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千姓编》并《万姓统谱》俱予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亦收,其注云: “极罕见
读音:gōng yù【音】 玉,一说音肃(Sù)(7,9,12,17)。张澍云:单姓之玉音肃,而复姓公玉之玉音玉(yù)(26)。【源】 春秋时齐湣王臣公玉冉(一作丹,误)之后(7,17)。【变】 一
读音:/Eh,Oh,Ngok,Gok,O鄂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邑名为姓氏。春秋时,晋袁侯光曾封于鄂邑(今山西乡宁南),其支庶子孙以其原封地鄂邑为姓。二是以祖辈封号为姓氏,
读音:shēng楚公族有声氏,鲁亦有声氏。(见《路史》)蔡大夫声子之后,公子归生子朝,故为朝氏,谥声子,故又为声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)
读音:Wúcì【综】 白族姓。以鱼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,白语谓鱼为吴茨(13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