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Nài

能姓出自春秋时期的熊姓。熊挚,本该被立为楚国的君主,但由于残疾,不能立为王,于是就把他封于夔(今湖北秭归东),后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由,灭掉了夔国。后人为避免株连,就去掉熊下四点,改为能姓。

能姓历史人物有能自宣,宋朝人。相传其医术高超,当时人称他为“国手”。

能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二百八十六位。


【音】 能氏有Nài、Néng、Xióng三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能(Néng)、能(Xióng)姓。【源】 源自芈姓。春秋时楚熊挚之后,避难改为能氏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华阴(17),太原(21,60,418)。【布】 湖南湘潭(373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 (362)、甘肃民乐(378)、台湾台北、嘉义(64)、四川汉源(336)、纳溪、河南新郑县能庄、福建武平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能延寿,唐时京兆尹(12,24)。能鏖,明时广西南宁人,正德中广东始兴县知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长广人。《状云》: ‘楚熊挚之后,避难改为能氏。’”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注: “音 ‘耐’。熊挚之后,避难改为能氏。望出华阴。”此以名为氏,系出芈姓。

一音néng,亦为现行姓氏。详见该条。

唐代有能延寿,京兆尹; 宋代有能胜之,绍兴进士; 明代有能昭,永乐举人; 又有能鏖,始兴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鉏从

    读音:chú cóng小邾子后有鉏从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勅勒

    读音:Chìlè历史上少数民族之姓。一作“敕勒”。其源不一:①或以部为氏,古有勅勒部,族人或以部为氏,详见“敕勒”条;②或以国为氏,古西域有勅勒国,其后或有以国为氏者。

  • 读音:Bì/Bih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413)。

  • 額哲

    读音:Ézhé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兰河山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常太之子为额哲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兰河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

  • 读音:Yán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相传仲弈被周武王封在闫乡,其后代子孙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,称闫氏。二是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,手上有一个闫字,因此周康王封他于闫城,其子孙就以闫为

  • 读音:Shù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景宁有分布。此姓系景宁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ǐ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湖南湘潭(373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据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其注称: “极罕见姓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本答失蠻

    读音:Běndāshīmán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氏。元著名诗人萨都刺本姓此氏。” 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所注 “本答失蛮氏”意为 “本来姓答失蛮氏”

  • 读音:Fē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qià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 【变】一作茜(91)。 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、辽宁沈阳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辽宁之沈阳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中文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