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yīng

【源】 ①系自偃姓。皋陶之裔仲甄封于英(故城在今安徽英山东北)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7,11, 12,17)。②清满洲八旗姓萨克察氏后改为英氏(180)。③锡伯族英图里氏汉姓为英(433)。【望】晋陵(17,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英秉臣,宋时洪州人,登科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河北之景县、山东之平度及平邑、山西之太原、广东之新会、云南之河口,景谷等地有分布。汉、藏、锡伯等民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偃姓,皋陶之后。以国为氏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谱》 亦云: “出自偃姓,皋陶之后。封国於英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 望出晋陵。古英国,春秋时属楚,其地在今安徽之英山县东北。②锡伯族之英姓,则由英都哩氏所改。盖取 “英都哩” 之首音谐以汉字“” 而以为姓,见 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
汉代有英布,九江王; 宋代有英秉臣; 明代有英文受,永乐举人; 又有英继善,洪熙举人,任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復蒲

    读音:Fùpú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酩玉

    读音:Mǐngyù【源】西夏人姓(205)。

  • 扈地干

    读音:hù dì gān【综】 代北姓。后改为扈氏(7,27,44,60,70)。一说,改为干氏(12,15,21,60)。作〔扈地于〕(6),误(7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

  • 伏陁

    读音:Fút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北史》 收载,其卷九十七“有伏陁末多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Zō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有分布,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哲哩

    读音:Zhé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哈达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哲理〕(259,260)。【人】 哲哩喀锡启,清满洲镶黄旗人。由五品官从征陕西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清代满

  • 读音:Róng戎姓源于子姓。周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,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庶兄微子启,其后世子孙改“子”为“戎”,以戎为姓。戎姓早期主要在河南、山东、河北一带活动。戎姓历史人物有戎昱,唐诗人

  • 董閼

    读音:Dǒngyù【综】 战国时赵襄子臣有董阏安于(17,21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。其注云: “春秋时晋有赵襄子家臣

  • 穆爾察

    读音:Mùěrchá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绥芬、瓦尔喀、黑龙江、珲春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萨哈连之妻为木尔查氏(260),〔木尔查〕似即穆尔察之异译。【人

  • 阳丘

    读音:yáng qiū楚大夫食采阳丘,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