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鉢
读音:Púsàbō
【综】 土族祖先吐谷浑人之姓常带“钵”音,如菩萨钵、诺曷体等(196)。
【综】 土族祖先吐谷浑人之姓常带“钵”音,如菩萨钵、诺曷体等(196)。
读音:fú yú以国为氏,即扶余国之后,与夫余同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读音:Shíyáng【综】 系石、杨二单姓合成。今湖南城步有此姓。
读音:jí【源】 庐,楚邑(故城在今湖北襄阳)。春秋时庐大夫戢黎(一作戢犁)之后(7,15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【望】 东平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邻水(390)、富顺(395)
读音:A-sè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dēng【源】①古有登侯,其后有登氏。汤臣登恒,为其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系自子姓。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,是为邓侯,邓侯之后为邓氏,邓氏之后有去邑为登氏者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③登
读音:qīng táng【源】 西夏时吐蕃族有青唐部,因以部为氏(60,62)。又据《宋史》载,吐蕃之种入贡,首领厮罗居鄯州(故治在今青海乐都),后徒青唐(故治在今青海西宁),为青唐氏
读音:Hàpǔqíkè【综】 清宗室色尔晋之妻为哈普齐克氏(260)。
读音:zǐ mù【源】 春秋时陈僖子之子为穆安,因为子穆氏(4,7,24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引 《世本》 云: “陈僖子生子穆安,因为子穆氏。”陈僖子即陈乞
读音:Mǎlālātè高山族姓氏。为台湾高山族之百宛人姓。本为房名,遂以为氏。属平民姓氏。其姓名构造特点为 “名+姓”。如: 班迪勒·玛拉拉特,——“班迪勒”,人名; 玛拉拉特,姓氏。见《
读音:Wǎzhā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有此姓(20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