蠻
【源】 ①龙苗之裔居荆蛮(亦称荆楚),楚围蛮氏,蛮子赤奔晋,后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5,60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荆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荆之后,因氏焉。”楚,其先称荆,因其立国於荆山一带,故或荆楚并称,周人或称之荆蛮,后或为瞒氏。
【源】 ①龙苗之裔居荆蛮(亦称荆楚),楚围蛮氏,蛮子赤奔晋,后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5,60)。②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荆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芈姓。荆之后,因氏焉。”楚,其先称荆,因其立国於荆山一带,故或荆楚并称,周人或称之荆蛮,后或为瞒氏。
读音:Dǐ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它】 然张澍考证,《史记·范睢传》云,周有砥砨,盖玉名,《姓苑》误以为姓(26)。现姑录此以备考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
读音:Hányǔ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晋大夫范皋夷食采函与,因氏焉。”此以邑为氏,系出范氏。一作 “函舆”。姑兼收。
读音:Nàyánjǐdá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“七十二种姓”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与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所收“那颜吉歹”、“那颜乞台”实为一姓之异译,故划一译作“纳颜济达”
读音:jì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尧时弃(周之始祖)为后稷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姓苑》(6,11,12,17,60)。②神农氏之后有稷氏(15,60,62)。③春秋时卫大夫石稷之后(17,62)。④汉时稷嗣
读音:Liǎo【源】鄝,春秋时小国,故城在今河南固始,后灭于楚,子孙以国为氏(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【变】古时蓼、鄝相通,即蓼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Yuǎnd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明有远丹藏卜。”未详其源。(按:疑此非姓,乃人名之第一、二音节,姑收录以备考。)
读音:Ché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及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台湾(63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Yu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,《广韵》(11),一说,爰氏之后(17)。【望】 陈留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市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
读音:Shīji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原出金天氏。少昊,号金天氏。”
读音:Zuǒ【源】 ①汉族姓,明时已有,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②满、蒙古(344)、黎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佐皓,明时博兴人,正统中任登封县丞(15,21)。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