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孫
【源】 春秋时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,逢孙密谋取郑,郑觉而逐之,逢孙奔宋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人】 逢孙依,汉陇西都尉(6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 “秦大夫逢孙之后。”以字为氏。本楚人,仕於秦,穆公时将。汉代有逢孙依,陇西都尉。
一作“逄孙”; 又音péngsūn。
【源】 春秋时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,逢孙密谋取郑,郑觉而逐之,逢孙奔宋,子孙以王父字为氏(6,7,12,17,60)。【人】 逢孙依,汉陇西都尉(6,1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 云: “秦大夫逢孙之后。”以字为氏。本楚人,仕於秦,穆公时将。汉代有逢孙依,陇西都尉。
一作“逄孙”; 又音péngsūn。
读音:Xīměng珞巴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后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珞巴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Chèérgē【源】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彻儿哥氏(13)。 【变】清《续通志》作齐哩克(24)。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·氏族》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
读音:Géjiālǎ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亦作〔葛佳喇〕(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读音:Wúyán【源】 战国时齐国无盐(一作毋盐)邑大夫之后(11,60,62)。无盐,春秋时宿国,战国时为齐邑,丑女钟离春为此邑人,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20里。【人】 毋盐益,汉时人,见《容斋随笔》
读音:Cháhāzhūdùjiā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护军宋峩图之妻为察哈珠杜佳氏(260)。
读音:Zháláyìértá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据《新元史》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札剌亦儿台·豁儿赤”。
读音:Zhuī【源】①殷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(故城在今河南邓县境),曰蔓侯,后灭于楚,其后有邓氏、登氏、邓侯氏、养氏、聃氏、骓氏(8,14,21,60)。古有骓国,在楚,《左传》庄公六年,邓侯所谓骓甥是
读音:sù旧云:周文王之子郕叔之后,以谥为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谥为氏》)。《韵谱》曰:八元中之仲堪谥肃,后世以为氏。(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)。周卿士成公肃之后,以谥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读音:Wànniǔyú/Wanniuyu【源】 ①远祖之在幽州者,世首部落,阴山之北,有山号万纽于者。奕叶居之,遂以为氏,见《于烈碑》(60,70)。据此,此族原居内蒙古阴山之北万纽于山,因山为部,复
读音:Yǒngshūbù【综】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、呼伦贝尔镶白旗中均有永舒布氏(260)。又,清驻防新巴尔虎镶白旗中有永西布氏,世居呼伦贝尔。又,清驻防镶白旗中有永舍布氏(259),〔永西布〕、〔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