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èi

【源】 邶,原系地名,即商时鄁地,商都也,周武王灭商后,分其地为三,由武王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监管之。纣城以东谓之邶,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此,由霍叔监管。后三监叛,周公伐之,并其地为卫之邶国(故城在今河南汤阴东南30里之邶城镇),子孙遂以国为氏(12,15,60)。【变】 一作鄁,亦作背(12,15,60)。【望】 漕邑(418)。【布】 江西弋阳有此姓(329)。


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亦作 ‘鄁 ’,亦作 ‘背’,即商都也。武王伐纣,分其地为 ‘三监’,自纣城而东谓之邶。漕,邶地也,封纣子武庚於此,以霍叔尹之。及三监叛,周公伐之,而并其地为卫。邶国往往自此亡矣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此当系出子姓。(按: 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诗谱》云:“邶,商都。武王封其弟为三监,自纣城而东谓之邶,子孙以国为氏。”此似指霍叔之后,当系出姬姓。不从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费听

    读音:fèi tīng党项以部为姓,有费听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  • 丘敦

    读音:qiū dūn【源】 北魏献帝七分国人,以次弟豆真为丘敦氏(7,9,10,242)。【变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丘敦氏为丘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,70)。【人】 丘敦堆,北魏时征西将军、淮临

  • 读音:Xiòng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【望】 番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明时湖广松滋有此姓(15,21,60)。今湖北钟祥(388)、四川成都、北京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

  • 公干

    读音:gōng gàn神农之后有公干,仕齐为大夫,其后氏焉。(见《姓源》)

  • 霍勉

    读音:Huòmiǎn【源】 清时居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姓(429)。

  • 阿更

    读音:A-gēng【综】 彝族姓。四川凉山地区普格有此姓(210)。

  • 墨爾丹

    读音:Mòěrdān达斡尔族、满族姓氏。达斡尔族之墨尔丹氏,或译作 “墨尔迪音”。本村庄名,以地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达斡尔族》 引 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 “莫”、“孟

  • 若罗

    读音:ruò luó鲜卑姓有若罗氏。(见《晋书》)

  • 读音:chéng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城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南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 ②春秋时宋公子城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③氏于事者,城、郭、园、池是也,见《风俗通》

  • 公玊

    读音:Gōngs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玊,音 ‘肃’。黄帝时公玊带造明堂”。且将其归入 “以鲁人字为氏” 之列,不详其意。《史记·武帝纪》: “上欲治明堂奉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