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ōu

【源】 ①系自姚姓。舜之后分封有邹国(故城在今山东邹平)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系自曹姓。古帝颛顼之裔,春秋时邾子之支庶封于邹(故城在今山东邹平东南28里),后灭于楚,子孙以邑为氏(7,17,60)。③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涽公之裔,正考父禽邑于邹(故城或在今山东高青之旧青城县),生叔梁纥,遂为邹氏(6,7,21)。④西夏人姓(95)。⑤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3),今满族姓(344)。⑥回(176)、土家(387)、苗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变】 亦作鄹(62)。【望】 范阳(17,60,418),鄹邑(261)。【布】 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33%,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。尤以四川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北、浙江、福建等省多此姓,6省邹姓约占全国汉族邹姓人口68%。【人】 邹忌,战国时齐威王之相国,封于下邳,成侯(6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河北之尚义、山东之平邑、山西之太原、内蒙古之乌海、湖北之监利、江西之金溪、广西之田林、贵州之从江、云南之河口及陇川等地均有分布。汉、满、鲜、回、水、苗、土家、布依、纥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说文》 云: “邹本邾娄国,改为邹。后以为氏。帝颛顼之后所封。”“邾娄” 促读而为“”,曹姓国,故此当以国为氏。系出曹姓。②郑樵则云: “子姓,宋湣公之后。正考父食邑於邹,生叔梁纥,遂为邹氏。其地今兖州邹县是也。” 此以邑为氏,系出子姓。望出范阳。

春秋时齐有邹衍、邹忌; 汉代有邹阳; 唐代有邹游; 金代有邹谷,大理寺丞; 明代有邹迪光; 清末有邹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家仆

    读音:jiā pǔ周有家仆徒,为晋大夫。(见《左传》)家仆徒,晋大夫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读音:yùn平,前燕金城人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与 ‘员’ 同。南北朝平, 前燕金城人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亦注: “音 ‘运’。《丹

  • 读音:chí见《姓苑》。梓潼五妇山,驰水所出,是以水名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驰九垓,仁寿人,成化中举人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辛垣

    读音:Xīnyuá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收载,其注云: “复姓,即 ‘新垣’。《战国策》 魏将辛垣衍;《资治通鉴》 作 ‘新垣衍’。”参见“新垣”条。

  • 读音:Bǎi【源】①源同柏。然今柏、栢已分为两姓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②满族姓(344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湖南攸县(283)、河北隆化(344)、台湾苗栗、花莲、台北、南投(68,26

  • 读音:rǎn苒,姓。(见《集韵》)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集韵》 云: “苒,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庫狄

    读音:Kùdí【源】 ①库狄,部落名,其居地在太浑川(山西大同西南),当以部为氏(70)。②源自鲜卑,其先辽宁人,本姓段氏,匹磾之后,因避难改为库狄氏,后徒居代,又迁中夏(6,7,12,17,27)。

  • 读音:kuā【源】 相传为黄帝之裔夸父(即追日之夸父)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姜姓之后有夸氏,见《路史》(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【布】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
  • 读音:qí春秋时有楚将骐瘠夫。(见《渚宫旧事》)骐,姓,汉骐殷,下邳令。(见《正字通》)

  • 读音:yān【源】 春秋时傿侯之后有傿氏、焉氏、鄢氏、��氏(8,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傿亦作鄢,春秋时灭于郑,故城在今河南鄢陵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