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禮哈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和通吉郭思屯、瓦尔喀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何氏(180)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那哈纳之妻为阿礼哈氏(26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和通吉、鄂思屯等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何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“和通吉”,在今吉林之敦化县南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和通吉郭思屯、瓦尔喀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何氏(180)。【人】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那哈纳之妻为阿礼哈氏(260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和通吉、鄂思屯等地方,为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或改为单姓“何”。见《满族姓氏录》。“和通吉”,在今吉林之敦化县南。
读音:Téng滕氏起源主要有二。一是据说为黄帝后裔姓氏之一。据《史记》记载:“黄帝二十五子,其待姓者十四人。”滕姓便是其中之一。二是以国名为氏,出自姬姓。西周初年,周武王封自己的弟
读音:kuì【源】 春秋时晋中行穆子围鼓,鼓之墙夫间伦请降,穆子不许。其后以为氏(7,15,17,21,26)。【望】 河东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bī yáng逼阳,妘姓国,为晋所灭,子孙因氏焉。(见《世本》)祝融之孙,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Huòluólásī【综】元时人姓。薛赤兀儿,豁罗剌思氏,元太祖称汗,授保兀儿赤,后为必阇赤,见《蒙兀儿史记》、《新元史》(399)。
读音:Mǐdōng景颇族姓氏。属景颇支系,未得其详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。(按: 疑此乃“米董”氏之别译,姑兼收。)
读音:Kēzhī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柯氏。”
读音:zī zōu【源】 三皇(伏羲、神农、黄帝)时诸侯有訾陬,以国为氏。帝喾妃訾陬氏女是也(7,12,60)。【变】 《史记》作陬訾氏(12)。亦作〔訾娵〕(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Yēsǎo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。本家族名,以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佤族》有载,未道其详。
读音:zhu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印章用篆文,故称印章曰篆,或因以为氏(60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Gōngxú【源】 春秋时晋公族有公壻氏(17,62)。【人】 公壻池,见《左传》(17,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