頤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汉时苦县有颐乡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南),以地为氏,见《史记·灌婴传注》(60,62)。【布】北京顺义有此姓。【人】颐炅,隋时象川(四川雅安)人,学于郑译(21,24,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史记·灌婴传·注》云: “以乡为氏。汉时苦县(按:其地当在今河南鹿邑县东)有颐乡。”
隋代有颐煚,象川人,与兄灵同学於郑铎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24)。汉时苦县有颐乡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南),以地为氏,见《史记·灌婴传注》(60,62)。【布】北京顺义有此姓。【人】颐炅,隋时象川(四川雅安)人,学于郑译(21,24,62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、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史记·灌婴传·注》云: “以乡为氏。汉时苦县(按:其地当在今河南鹿邑县东)有颐乡。”
隋代有颐煚,象川人,与兄灵同学於郑铎。
读音:Sèěrjié满族姓氏。世居伊兰、费尔塔哈村等地方。刘庆华《满族姓氏录》收载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色勒杰”。姑兼收以备考。
读音:Xī【音】又音Juàn(84)。【源】①纪侯之后有酅氏,后去邑为巂,见《姓源》(17,60,62)。又,纪侯失国,以其弟奉酅入齐,后有纪氏、邢氏、氏、裂氏、鄣氏(19,21)。〔
读音:Liè【源】①犬戎之姓(7,9,11,17,60)。犬戎为古西戎种族名,其聚居地在今陕西凤翔北。②唐贞观中所定坻丘六姓中,其一曰獦氏,见《太平寰宇记》(7,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
读音:òu沤氏,越王无疆之后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chē mén齐临淄大夫车门遽。(见《世本》)
读音:Bó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有载。其注“泊”云:“《潜夫论》: ‘夏禹后有泊氏。’ 一作 ‘汋’。”《姓氏词典》则云: “系泊姓分族,见《姓谱》。”
读音:Dōnghù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《汉书·古今人表·第二等上中》: 东扈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Zhālǎlǐ【综】 清满洲正白旗中有查喇里氏(259)。又,清满洲正白旗中有查喇拉氏(256),〔查喇拉〕似即查喇里之异译。
读音:Juéyóu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吴王支庶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【变】 亦作〔蹶由〕(17,26)、〔厥由〕(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收载并注其源: 源
读音:Wūzhūkùtè【综】 清蒙古镶黄旗中有乌珠库特氏(259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