鮑俎
【源】 代北复姓(7,12,44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【源】 代北复姓(7,12,44,60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zuó【源】 春秋时鲁大夫之后有昨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正字通》 云: “昨,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sù hé【源】 ①其先出自颛顼帝之裔重黎,诛共工氏有功,尧命其子和仲,居春宫,代为岳牧。和仲之孙宗处,世以清素自守,百姓号曰素和,子孙氏焉(7,60,62)。②十六国时鲜卑檀石槐之支裔,因出自
读音:Shìsūn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有士孙氏,称所居之里(古时称聚居之地为里)为士孙之里。《左传》载,鲁襄公二十五年,崔杼葬庄公于士孙之里,即是此里(7,60)。【人】 士孙张,汉时平陵人,博士、扬
读音:zhì质氏出夙氏。(见《路史》)质氏以洒扫而鼎食。(见《汉书·货殖传》)
读音:hán hè晋韩厥后有韩褐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Shíli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叶尔拜柴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式勒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苏尔、拜柴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rú luó如罗氏改为罗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代北复姓》)
读音:Tiěmù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62)。为元太祖铁木真之后(91)。【变】 亦作帖木(17)。历史上蒙古族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“元代铁木真的后代。”《
读音:jìng汉河内令镜敛。后唐同光中有媵臣镜新磨。(见《姓苑》)
读音:Yāngróng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沧源、澜沧有分布。原有“在大青树旁栖息”之意,或改从单姓“李”。此姓系沧源县公安局提供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佤族》亦收,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