鳥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伏羲氏之臣鸟朋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上海(92)、台湾新竹、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查《汉语大字典》 鸟字无diào音,而有diǎo音。人、畜雄性生殖器,岂以阳物为姓而变声调读diào耶?)
一音niǎo,为现行姓氏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伏羲氏之臣鸟朋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上海(92)、台湾新竹、屏东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(按: 查《汉语大字典》 鸟字无diào音,而有diǎo音。人、畜雄性生殖器,岂以阳物为姓而变声调读diào耶?)
一音niǎo,为现行姓氏。
读音:dài带,见《姓苑》。▲<战国>带佗,名将,与吴起并称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、长治,陕西之韩城,湖北之武昌,安徽之泾县,广东之新会、吴川,云南之马关等地均有分布
读音:Bì毕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氏,源于姬姓。周武王将弟弟姬高封于毕,建立毕国,人称姬高为毕公高。后有子孙以国名为姓,称为毕氏。二是少数民族姓氏。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族出连氏为
读音:Zǎo【源】 系自棘姓。春秋时卫大夫棘子成之后,避难改为枣氏(6,9,11,12,17)。【望】 颍川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浙江普陀(297)、黄岩(327)、河南巩县(301)、台湾
读音:Hèlán【源】①鲜卑族之居贺兰山者,以山为部,以部为氏(7,60,70)。②西魏时赐镇东将军苏椿、颍州刺史梁台、著作郎裴文举为贺兰氏(27,70)。 【变】后改为贺氏(7,27,70)。 【望
读音:Āsībù【源】 回纥族九姓,即回纥氏、仆固氏、浑氏、拔曳固氏(即拔野古)、同罗氏、思结氏、契苾氏、阿思布氏、骨仑氏(17,19,21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。其注云
读音:Sǔ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上海、湖北武汉(91)、四川巫溪(32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湖北之武汉市、武昌县,山西之阳泉、临汾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
读音:Hélánèti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出蒙古弘吉剌惕部之分支,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查干诺尔、益和诺尔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韩(384)。
读音:Yà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且称: “今内蒙古有此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qí jīn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别部有奇斤氏(12,27,60)。【变】①归中原后改姓奇氏(7,17,27,60)。②一作〔奇片〕(7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
读音:Qī【源】 系自猗姓(6,60,62)。棲,夏时小国,其后以国为氏(17)。【变】 亦作倚(60,62),〔栖〕(73,76,91)。【布】 山西、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(44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