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台湾台北(64)、河北新乐(62)、山西太原、内蒙古呼和浩特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默思道,明时新乐人,嘉靖中陕西扶风县丞(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省多此姓: 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朔州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归 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
唐代有默矩; 宋代有默香; 明代有默思道,陕西扶风县丞。
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布】台湾台北(64)、河北新乐(62)、山西太原、内蒙古呼和浩特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默思道,明时新乐人,嘉靖中陕西扶风县丞(21,24)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省多此姓: 太原、大同、临汾、朔州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归 “入声”部,未详其源。
唐代有默矩; 宋代有默香; 明代有默思道,陕西扶风县丞。
读音:Shǐlípóluó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与 ‘失利波罗’ 同。”详见 “失利波罗” 条。
读音:Dàsúj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Chàng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齐后有畅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7)。【望】 河南、魏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畅曾,汉时人,著有《水德经》(61
读音:Pō【源】 ①清满洲镶白旗中有坡氏(23,63)。②东乡族姓(211)。【布】 甘肃临夏有此姓。【人】 坡尔噶尔玛,清满洲镶白旗人,世居铁岭,其四世孙坡富魁任骁骑校(2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
读音:Chūbáidà【综】 藏族姓(房名)。四川阿坝州南坪、平武等地均有此姓,汉姓为杜(249)。
读音:tàn见《姓苑》。
读音:Gùěrjiā锡伯族姓氏。后或改为单姓“顾”,盖取固尔佳氏之首音谐 “顾” 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Zōu【源】 ①系自姚姓。舜之后分封有邹国(故城在今山东邹平)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②系自曹姓。古帝颛顼之裔,春秋时邾子之支庶封于邹(故城在今山东邹平东南28里),后灭于楚,子孙以邑为氏(7,
读音:Yúyáng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燕大夫受封渔阳(故城在今河北密县西南),以地为氏(7,12,62)。【人】渔阳鸿,汉时北平人,官少府(7,12,62)。然据张澍考证,汉有鲑阳鸿,亦作鲑阳鸿,
读音:Bóěrs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锡喇穆楞(23,63,26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蒙古护军七十五之妻为博尔苏特氏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锡喇、穆楞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