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诗词古文>真可生平

真可生平介绍

真可(1543~1603),明末僧人。字达观,晚号紫柏大师。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,是明末四大师之一。俗姓沈。吴江(今属江苏)人。>>查看真可的诗词古文

贡献

  真可对于佛教各宗的思想采取调和的态度。他所订的〈礼佛仪式〉(见《紫柏尊者别集》卷四),除发愿礼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外,还教人礼拜西天东土历代传宗判教并翻传秘密章句诸祖,这是他调和诸宗思想的具体表现。

  真可喜拈〈毗舍浮佛偈〉教人,有时则教人持诵半偈。所谓‘假借四大以为身,心本无生因境有;前境若无心亦无,罪福如幻起亦灭’(〈毗舍浮佛颂说示如裴〉)。他的僧俗弟子很多,从他问道的人士有陆左、冯梦祯、瞿汝稷、王肯堂等。瞿汝稷通内外学,著有《指月录》三十二卷,王肯堂为著名医学大家,著有《成唯识论证义》十卷等。

  真可一生参叩诸方尊宿,但他并没有专一的师承。他在祭北京法通寺遍融的文中说︰‘余往来遍老之门,观其动履,冥启予多矣。……予于遍老之门,未敢言嗣。若所谓德,则此老启迪不浅,焉敢忘之!’

  真可虽到处兴修古刹,而从未受请担任寺院住持,所以没有‘上堂’、‘普说’。他只是随缘接引,略说法语而已。他与当时一般排斥文字的禅僧不同,而极重视文字经教。他认为佛弟子不通文字般若,即不得观照般若,不能契会实相般若。他不同意悟道只依靠禅家机缘及念佛求生净土等说法,曾列举盲眼师资七大错误,一一加以辩难(《紫柏全集》卷三〈法语〉)。德清称他的宗风足以远追临济,上接大慧(〈达观大师塔铭〉),可见真可在明末佛教界的名望。

生平

  17岁到苏州虎丘云岩寺出家,拜虎丘僧明觉为师,闭户读书。20岁受具足戒后,广研经教。对修寺、刻经,颇有业绩。始自楞严寺,终至云居寺,复兴梵刹计15所。万历七年(1579),他为流通大藏,谋易梵 为方册。万历十七年,方册藏始刻于五台山,4年后,南迁至浙江径山,其门人如奇等主持其事,贮藏经版于化城寺。他提倡发愿礼拜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和西天东土历代传宗判教,并翻传秘密章句诸祖菩萨等,对佛教采取各宗并重的态度。明末阉党专权,横征暴敛,民不聊生。万历二十八年南康(今江西星子、永修等县地)太守吴宝秀奋起抗税,被捕下狱,其妻陈氏哀愤自尽。真可闻讯即赴京师护吴,触怒阉党权贵。随后,被诬造作“妖书”(谎传神宗改立太子)下狱。万历三十一年卒于狱中。徒众将其遗骸浮葬于京西,后移至浙江径山寂照庵,再迁到大慧塔后的文殊台,万历四十四年荼毗立塔。生平律身至严,一衲无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崇

    五代时慎县人。仕吴。官至庐州观察使。引兵讨王言作乱,擢德胜军节度使,后加安西大将军。居官好为不法,士庶苦之。吴杨溥大和初赐爵清河王。在庐州时,以货厚结权要,为民患者二十余年。

  • 李频

    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大中元年(847),唐寿昌长汀源人(今建德李家镇)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寿昌县令穆君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

  • 杜安世

    杜安世,生卒不详,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。字寿域,(一作名寿,字安世)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二一载《杜寿域词》一卷,谓“京兆杜安世撰,未详其人,词亦不工”;列于张先后、欧阳修前。黄升《花庵词选》云:字安世,名寿域。有陆贻典校本《杜寿域词》。与《四库总目提要》卷200,谓其词“往往失之浅俗,字句尤多凑泊”。慢词作家,亦能自度新曲。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有《寿域词》一卷。

  • 黄中辅

    黄中辅(1110—1187)字槐卿,晚号细高居士。是抗金名将宗泽的外甥。义乌县城东隅金山岭顶人。祖父景圭,金吾卫上将军,居浦阳(今浦江)。父琳,迁居义乌。黄中辅赤诚爱国,忠奸分明,祟尚气节,不为苟合。时秦桧柄国,诬害忠良,粉饰太平,不思北进,黄中辅于京师临安太平楼题句“快磨三尺剑,欲斩佞臣头”,为世人所重。

  • 朱奕恂

    (约公元一七三六年前后在世)字恭季,江苏长洲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清高宗乾隆初前后在世。工诗。为廪生。

  • 唐庚

    唐庚,1070年~1120年在世,北宋诗人。字子西,人称鲁国先生。眉州丹棱(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)唐河乡人。哲宗绍圣(一○九四)进士(清光绪《丹棱县志》卷六),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。经宰相张商英推荐,授提举京畿常平。商英罢相,庚亦被贬,谪居惠州。后遇赦北归,复官承议郎,提举上清太平宫。后于返蜀道中病逝。

  • 徐田臣

    徐田臣(1330—1398),字仲由,号巢松病叟,淳安安徐村人。约明太祖洪武十年前后在世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秀才,以文章著名于时。

  • 元善

    元大名人。父有昆弟五人,家贫流散江淮,客死异乡。武宗至大末,善往寻其骸骨,并迎弟侄等一十五丧而归,改葬祖父母,以诸丧序列祔于茔次。州县以闻,旌其家。

  • 宇文毓

    (534—560)即宇文毓。北周皇帝。代郡武川人,鲜卑族,小名统万突。宇文泰长子。宇文护废孝闵帝宇文觉,迎立毓,称天王。后改称帝,年号武成。以明敏有识量,为宇文护所惮,被毒死。在位三年。庙号世宗。

  • 神秀

    神秀(公元606~706)唐代高僧,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,神秀为禅宗“北宗”创始人,与师弟慧能(南宗禅创始人)并称“南能北秀”。俗姓李,汴州尉氏(今河南尉氏)人。少习经史,博学多闻。曾从事打柴汲水等杂役六年。弘忍深为器重,称其为“悬解圆照第一”、“神秀上座”,令为“教授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