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玉祥将军逝世
在77年前的今天,1948年9月1日(农历1948年7月28日),冯玉祥将军逝世。
1948年9月1日,冯玉祥将军在回国途中,因轮船失火而不幸罹难。
冯玉祥将军1882年出生于安徽省巢县一个劳动人民家庭,他11岁投身行伍,一生历经沧桑,饱尝忧患,从一名晚清士兵,位至上将军。特别是到晚年,他坚决和国民党反动派公开决裂,和干涉中国内政、援助蒋介石内战的国外势力进行正面斗争,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,身为清军营长的冯玉祥,目睹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,毅然投入辛亥革命的洪流,在京畿重地滦州,首举义旗,虽然失败,却动摇了清军军心,震撼了清廷统治。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攫取后,他兴兵讨袁护国,反对帝制,讨伐张勋,指挥部队入京平定了复辟的丑剧。1924年,冯玉祥军队在赴热河前线途中,回师北京,囚禁曹锟,驱除溥仪,实现了“首都革命”的壮举,结束了辛亥革命后北京故宫还保留着皇帝的荒唐局面。1926年7月,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,冯玉祥由绥远率军出征陕、甘两省,与直奉军阀部队鏖战中原。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后,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,冯玉祥将军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,集合旧部,组成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一举收复多伦等四县,由于遭到国民党部队和日军的联合夹击,抗日同盟军归于失败。此后他隐居泰山读书,并邀请了一些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讲学,共同分析世界大势,评论国内政局,同时,加强与各地抗日爱国力量的联系。他在住室墙壁上题有一副对联:“救民安有息肩日,革命方为绝顶人”,用以自勉。1933年11月,国民党内著名人士李济深等联合第19路军将领发动福建事变,成立抗日反蒋的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”,冯玉祥将军派代表前往参加。1935年11月,他同宋庆龄、何香凝等13人,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主张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冯玉祥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,他号召民众坚持抗战到底,誓死不当亡国奴,并成立三户印刷社(取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”之意),大量印刷毛泽东的《论持久战》和《新华日报》社论,宣传团结抗日,揭露亲日派的投降卖国行径。1939年以后,他坚持国共合作,团结抗日,反对国民党当局多次发动的反共高潮,先后协助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冯玉祥将军在日益严重的高压下,在国内难于立足,于1946年9月以“水利考察专使”的名义出访美国。赴美之后继续从事支援祖国人民反对内战、反对独裁的爱国斗争。1947年11月,以冯玉祥将军为首,在纽约成立了旅美中国和平民主联盟,有国民党民主派、民盟、共产党和无党派人士参加,通过章程,发表宣言,选举领导成员,开展反对美国援蒋的活动,工作颇有成效。1948年1月1日,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,远在美国的冯玉祥,被选为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。
对冯玉祥在美国的这一活动,蒋介石恨之入骨,先是下令回国,被冯玉祥拒绝,接着又是革除公职,吊销护照,最后又开除冯玉祥将军的国民党党籍,这些政治迫害非但不能迫使他屈服,反而激起他更坚决地进行斗争。他发表了《对被开除党籍的声明》,正式宣布“同国民党内民主派的同志们一起,为推翻蒋介石的独裁制度,在中国实现和平与民主而奋斗”。为了防范国民党特务暗害,冯将军还预立遗嘱,表示“要敢说,要敢作,要为人民受难,要为人民死”。1948年7月,冯玉祥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,起程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。在返国途中,因轮船失火,冯玉祥将军不幸罹难。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,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致电痛悼,称誉冯将军“置身民主,功在国家”。1949年9月1日,在解放了的国土上,举行冯玉祥将军逝世一周年追悼大会,周恩来致悼词,称赞他从一个典型旧军人,转变成一个民主的军人。他经历过曲折的道路,最后走向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。各界人士致送挽联、花圈,备极哀荣。1953年又在泰山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。冯玉祥将军忠贞爱国、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和历史功绩将永生在中国人民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