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推广郝建秀工作法
在74年前的今天,1951年6月10日(农历1951年5月6日),全国推广郝建秀工作法。
1951年6月10日,国营青岛第六棉纺织厂细纱值车女工郝建秀,创造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细纱工作法。其特点是:工作主动,有规律;工作有计划,分清轻重缓急;工作交叉,结合进行;重视清洁工作。由于主动掌握了机器性能,减少了细纱的断头,缩短了断头的延续时间,使皮辊花率棉花率达到了0.25%的全国纪录,值车能力(20支纱)由300锭逐渐提高到600锭。
为此,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在青岛成立了“郝建秀工作法研究会”,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定和总结,并首先在青岛8个纺织厂推广。仅3个月统计,青岛皮辊花平均降低了51.7%,细纱看锭数提高1/3左右。
1951年国庆宴会上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郝建秀
1951年国庆宴会上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郝建秀
1951年郝建秀向小组姐妹讲解她的细纱工作法
1985年青岛第八棉纺织厂厂区一角
1982年青岛第五棉纺织厂引进的细纱机
1987年青岛第九棉纺织厂引进的气流纺纱杌
建于1902年的“德华缫丝厂”(现青岛第九棉纺织厂前身)外景
1919年青岛华新纱厂(现青岛第九棉纺织厂前身)一角
1925年钟渊纱厂(现青岛第六棉纺织厂)织造车间
延伸阅读:郝建秀小组跨越一甲子科学工作法 常干也常新
延伸阅读:郝建秀小组跨越一甲子科学工作法 常干也常新
1952年5月,郝建秀因创出优质、高产、低耗的科学工作法,所在生产班组被命名为“郝建秀小组”,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用英模名字命名的产业工人工作小组。
在全国纺织行业“招不来人、留不住人”日益普遍的情况下,郝建秀小组的队伍却始终很稳定,除了退休、调动、提拔外,没有一个主动离开。
小组人员越来越年轻,平均年龄只有35岁。外来农民工越来越多,已占小组成员的三分之一,不似以前清一色的本地城市工。
五月,青纺联四方产业园齐意纺织有限公司细纱车间,在郝建秀小组的带领下,工人们正穿梭于上百台机器之间,神情专注地生产有“21世纪绿色纤维”之称的天丝系列产品。
六十年前,同样是五月,郝建秀因创出优质、高产、低耗的科学工作法,她所在的生产班组被命名为 “郝建秀小组”,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用英模名字命名的产业工人工作小组。
岁月如梭,一甲子悠悠滑过,“郝建秀小组”璀璨如初。
六十年间,郝建秀精彩的传奇早已载入历史;郝建秀小组在青岛国棉六厂的老车间已不复存在,而是搬迁到全面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园。
然而,无论岁月如何变迁、时空如何变幻,“郝建秀小组”这一品牌却始终没有变,她的每一名成员都技术精湛,在无数“不可能的任务”面前创造奇迹;她的每一任组长都是英模人物,是同行业效仿的标杆;她的引领带动,使青岛纺织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不抛弃、不放弃。
从“上青天”的极致辉煌痛苦滑落,复从幽暗谷底跋涉而出,青岛纺织的曲折跌宕之情状,在青岛工业史上一时无两。
郝建秀小组所代表的敬业、创新的“火车头精神”,恰是青岛纺织的涅?之魂。
“试纺新品种,找郝建秀小组”
“试纺新品种,找郝建秀小组。”在青纺联集团,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。
纺织业的竞争,用“惨烈”来形容绝不为过,而青纺联集团作为青岛纺织的改革发展平台,这些年来能够险中求胜,靠的就是 “多组份、差别化”战略——将多种多样的新型纤维组合在一起,纺出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。
即使是今天,国内大批纺织企业仍以棉纤维为主要原料,而在青纺联,天丝、木代尔等新型纤维的用量,却已占到纤维总用量的93%以上。“这些新型纤维有着传统纤维难以比拟的竞争力,可如果没有高超的纺织工艺,只能望洋兴叹。”
齐意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传平说。
在青岛纺织抢抓市场机遇的关键时刻,郝建秀小组当仁不让,每次都在试纺新品种时打头阵。
2005年,青纺联试纺的新型纤维品种达到高峰,原先的生产流程已经不能胜任新工艺,郝建秀小组主动请缨,第一个进行试点,反复研究之后,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:取消使用了40多年的自动落纱机,改为“手拔纱”。
“自动落纱改成手拔纱,这不是从先进回到落后吗?”有人质疑。
郝建秀小组却充满自信。骨干成员不厌其烦地试验手拔纱,腰酸臂痛不在话下,双手磨破也不停息,最终探索出手拔纱替代自动落纱机的工艺,在不增加工作人员、不降低工作效率的前提下,解决了以前纱易断、易变形的难题。如今,国内不少企业纷纷运用这一工艺生产高品质纱线。
而实际上,郝建秀小组从诞生的那一天起,就没停下过创新的脚步。
郝建秀工作法中有著名的 “五看”:进车挡全面看、接头换纱周围看、进车挡分段看、出车挡回头看、跨车挡侧面看。在现任组长姜玲的带领下,“五看”基础上又总结出“上下两看”,这一方法在企业全面推广后,氨纶包芯纱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30%。
“说实话,技术不行还真不敢进郝建秀小组,因为小组总是承担‘急、难、重’任务,一人不行会拖累全组。但话说回来,有了过硬技术,我们接到的任务多,拿到手的奖金也多,这让我们更加珍惜小组这个平台,更有激情进行创新。”小组骨干员工王东梅的话,朴实里透出分量。
仅从2005年至今,郝建秀小组就创出30多个革新项目和质量管理成果,为青岛纺织转型升级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“进组就做敬业创新的标杆”
走进细纱车间,在机器轰鸣中待了几十分钟,记者就已感到头晕目眩,而这里其实刚刚更新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,噪音比上世纪80年代降低了一半。由于车间里密布着织机,夏季高温时,温度常常超过四十摄氏度。
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,郝建秀小组六十年间却月月超额完成生产计划,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始终处于领先水平。
不消说,小组里个个都是精兵强将。
“想进这个组可不容易,必须是技术大比武的优胜者,并且要经历三个月的试用期。”齐意纺织有限公司综合部主任张德英告诉记者。
除了要身怀绝技,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条件:爱岗敬业。
纺织工人长期“三班倒”,工作强度非常大,可郝建秀小组却从未间断过“四练兵”:班前班后业余练,新老工人结对练,落纱空隙交叉练,重点辅导个别练,永无止境地打磨着每名员工的技术。
六十年,组长已经传承了九任,在每一任身上都有着令人感佩的故事。盛桂兰在小组里一干就是30年,周而复始地接头、换纱、落纱,患上了无法治愈的关节炎,手指严重变形;姜玲刚进组时,为了尽快做到单项接头动作“稳、准、快”,每分钟上万转的锭子用手无数遍地拔,经常被灼热的木管烫伤。
“要么不进组,进组就做敬业创新的标杆。”这是郝建秀小组每一位成员的信条。
现在,小组年龄最小的员工,是来自潍坊的杨玉萍。只有19岁的她一脸稚气,却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细纱值车工。“进了小组感到自豪,同时也有压力,必须勤学苦练,把前辈的绝活学到手,给小组增光添彩。”
六十年里,郝建秀小组成员的操作技术都保持在优一级率100%的水平。
“纺织行业有‘三分技术,七分管理’的说法,而青岛纺织的管理水平一直在同行业处于前列,这其中,离不开郝建秀小组的 ‘火车头’作用。”青纺联集团董事长闫勇说。“盛产”纺织人才的摇篮人们都说,郝建秀小组是 “盛产”纺织人才的摇篮。
六十年来,小组已培养输送干部和管理人员40余人、技术骨干250余人。
这些年,“用工荒”日益严重,纺织行业“招不来人、留不住人”的现象更加普遍,可郝建秀小组的队伍却始终很稳定,除了退休、调动、提拔外,没有一个主动离开。
诀窍其实几十年不变:感情留人,事业留人。
在郝建秀小组,有一个坚持了数十年的“四必访”:思想出现问题必访、家庭遇到困难必访、工作出现波动必访、职工身体有病必访。即使下班后再苦再累,小组的组长、骨干也都坚持“四必访”,为员工解决困难,让他们安心工作。
去年进组的徐伟是1986年生人,小伙子长得白白净净,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好几岁,从业经历却很丰富,先后干过建筑工、服务员,甚至还在油田打过工。“选择干纺织,原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,不合适就走人。”可是,这位年轻人现在已经没了跳槽的念头。
刚进组的时候,他的思想有过波动。一天下班后,组长过来说:“跟我一起去看看老组长?”老组长是79岁的牟秀美,当年比郝建秀早进厂4个月。老人拉着他的手,讲述了与郝建秀并肩奋战的故事,更对青岛纺织近年的变化如数家珍,原来,退休几十年了,她一直关注着青岛纺织。
道别后一出门,徐伟的眼泪就下来了:“小组的每一位前辈都是那么热爱自己的事业,不管生在什么样的时代,人都是要有追求的。”
在郝建秀小组,员工不但能感受到温暖,还能感受到发展的空间。
这些年,郝建秀小组有两大变化:一是越来越年轻,四年前平均年龄40岁,现在是35岁;一是外地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,目前小组里有三分之一是外来农民工,不像以前,清一色的本地城市工。
“针对这一变化,小组更加注重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继续学习,组织他们培训,支持他们在外面 ‘充电’。”前两天,正在大学深造的姜玲见缝插针回到车间。“喜欢钻研技术的,就往技术骨干的方向培养;对管理有兴趣的,就力争培养成出色的管理人员,千方百计提供上升空间。”
这样的班组,自然保持着恒久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