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上的今天>“丝绸之路”概念的提出者李希霍芬去世

“丝绸之路”概念的提出者李希霍芬去世

在7年前的今天,2018年3月18日(农历2018年2月2日),“丝绸之路”概念的提出者李希霍芬去世。

李希霍芬(1833年—1905年),德国地理学家、地质学家。1868年至1872年间,他对中国进行了7次考察活动,是近代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之人,最先提出了“丝绸之路”的概念。

李希霍芬与其家人身穿中国服装合照。

如今,丝绸之路已被世界广泛认可。那么,如此重要的概念究竟是谁提出的?存在千年又渐渐没落的古代丝绸之路是如何被“重新发现”的?著名探险家斯文·赫定的一段话也许能给出答案,他在其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著作《丝绸之路》中写道:“‘丝绸之路’这一名称不是在中国文献中首先使用的。这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名称,最早可能是由男爵李希霍芬教授提出的。他在一部关于中国的名著中使用了‘丝绸之路’——Silk Road——这个名词,并进行了论证;在一张地图上还提到了‘海上丝绸之路’。”

文中提到的李希霍芬,全名费迪南·冯·李希霍芬,是赫定的老师,也是世界闻名的地理学家、地质学家、近代中国地质学研究先行者。他对丝路的研究,为世界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大门。

可以说,李希霍芬就是“丝绸之路”的概念之父。

来中国“发现商机”

1833年,李希霍芬出生于普鲁士巴登符滕堡州卡尔斯鲁区(现属波兰)的一个贵族家庭。他从小就喜欢地理学,1856年从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,便投身于地质调查工作。1860年,他作为一名地质学家,随普鲁士使团访问锡兰(现斯里兰卡)、日本、菲律宾、泰国等地,还到过中国台湾。由此,他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此后他通过专业调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,受到了美国银行家的青睐,所以当他提出要考察中国时,加利福尼亚银行就决定给予赞助。事实上,加利福尼亚银行的赞助别有目的——他们希望李希霍芬能在中国发现商业机会。

当时的中国,列强环伺,谁都想在这块“唐僧肉”上啃上一口。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,1856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,两次鸦片战争均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,随之而来的就是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割地、赔款。中国陷入一片混乱,外国资本也在这一时期争先恐后进入。

1868年,李希霍芬第一次到中国进行系统考察,据说为了使自己的名字更接地气,他把护照上的姓氏特地改成了“李”,试图和权倾一时的李鸿章“攀上亲戚”。李希霍芬发现,在中国调查,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:在很多大鼻子的西方人足迹从未到过的地方,他可以受到款待;但是在西方人经常前往的地方,他则被人叫做“洋鬼子”,引发当地民众的反感。一次,他在山东博山煤田考察,就引起了矿工的不满,只好躲在一个有钱的地主家中才幸免于难。

德国明信片,描述德军攻占胶州湾的场景,该军事计划多次参考李希霍芬的结论。

间接促使德国出兵胶州湾

从1868年到1872年,李希霍芬对中国进行了7次考察。

头两次考察分别在1868年末和1869年初,均为一个多月,活动范围基本在江浙一带。在第一次考察中,李希霍芬对浙江舟山进行了详细调研,他认为:“舟山邻近长江三角洲和富庶的江、浙二省,德国应在那里找个立足点,可取得类似香港或澳门的效果。”

第三次考察则比前两次都要久,从1869年3月至7月,一共历时4个月,调查范围也北上到山东和辽宁一带。在这次考察中,李希霍芬重点调查了山东、辽东半岛、京东开滦(现河北唐山一带)等地的金矿、煤矿和铁矿。考察时,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,直到晚上6点才回房间休息。晚饭后开始绘图、写日记,整理白天收集的矿石。山东煤矿产业的发达让他震惊,“在1小时内,我数过只是载煤的小车就有65辆……这里距博山20里,那些村落已然是从事于工业”。1885年,他就主要根据这次调研,出版了《山东东部地图》,详细标注了胶州湾一带丰富的矿产资源。

李希霍芬的这次调查报告,让德国看到了胶州湾一带的重要性——1897年,德国借口传教士被杀,出兵占领胶州湾,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。德海军司令梯尔皮茨在报请德皇威廉一世批准军事计划时,就多次引用了李希霍芬的考察结论。

从1869年9月到1870年5月,李希霍芬又进行了两次矿产考察:他先是在江西、浙江调研,在江西景德镇的高岭山,他勘探陶瓷原料土,并以“高岭”的拉丁文译名“Kaolin”命名该土,高岭之名远播国外;之后,他又在广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山西、河北6省进行矿产资源考察,也就是他的第五次考察,在这次考察中,他还对当地人民的日常采矿工作进行了记录。他如此描述山西的煤矿生产:“如在大同府,矿井深入250英尺(1英尺约合0.3米)的地层,有的矿井呈螺旋状:煤层厚达30英尺,产出十分优质的煤,在大同一头骡子驮运的煤(约200斤)可卖到200文,这里的矿工每人每天下井20次,每次采25斤煤。日产量可达500担,年产量估计有1.4万吨。”正是从这次旅行开始,李希霍芬给上海欧美商会写信汇报情况,后来他的相关书信结集为《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报告书》(又译为《李希霍芬男爵书信集》)。

结束这次调查后,李希霍芬回到上海,不久因天津教案,他不得不去日本避难。

1871年6月至8月,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了第六次考察,重点调查浙江、安徽等省份,目的是“考察钱塘江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关系”等。

李希霍芬的第七次考察从1871年10月开始,至1872年5月结束,是他对中国进行的最长一次考察。调查地区主要是直隶(现河北)的宣化、张家口,山西大同、五台山、太原和陕西西安以及四川一些地区。这一次,他对长江三峡进行了详细的勘探、记录,收获颇丰。

7次勘探调查前后历经4年,李希霍芬先后考察了中国14个省。其对中国矿藏、地质等勘探调查时间之长,范围之广,记录之细,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。而他的调查研究报告,也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,他的《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报告书》,就曾在上海印行过两次。

他的这些关于中国资源的报告,也为不少虎视眈眈的侵略者提供了信息。鲁迅先生就曾评价他“毋曰一文弱之地质家,而眼光足迹间,实涵有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”,此后打着“探险”“科研”等旗号的学者来中国,“是皆利忒何芬(即李希霍芬)之化身”,提醒中国人要注意。

李希霍芬《中国》一书中的丝绸之路地图,红线为他标注的丝绸之路路线。

倾尽后半生写《中国》

1872年,李希霍芬回国,先后出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、柏林大学校长、波恩大学地质学教授、莱比锡大学地理学教授等,并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《中国——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》(下文简称《中国》),事实上,这部五卷巨著历时35年才出齐,李希霍芬生前亲自执笔完成的只有第一、二卷,后三卷主要由其学生根据他的生前资料整理、编纂。

在1877年出版的《中国》第一卷中,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“丝绸之路”的概念,并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。这个词不是他拍脑门想出来的,而是与他注重研究交通路线的习惯有关。每次调研,他除了记载矿产外,还尤其注意运送这些物产的道路,所以他每到一地,必先叙述各地的水陆交通状况,记录在此交通基础上形成的市镇和商业路线,由此形成了他的报告主线。

通过注意中国的交通路线,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商贸道路,同时结合西方关于“丝绸之国”的记载,李希霍芬渐渐完善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。他发现,早在秦汉时期,中国的丝绸就经今天的新疆到中亚,再到欧洲,当时欧洲人以“赛尔(即丝)”来称呼丝绸,称中国为“赛里斯”,即“丝绸之国”。汉朝政权建立后,尤其是张骞“凿空”西域后,西方文献中出现“丝绸”一词的频率大大增加:古希腊地理学家马里纳斯记录了一条由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,向东通往“赛里斯国”的商路;生活于1—2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把这条商道记入其创作的《地理志》中;明代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,也曾写道:“我也毫不怀疑,这就是被称为丝绸之国的国度”;到了19世纪,以研究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出名的英国地理学家亨利·玉尔出版了《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——中世纪关于中国的记载汇编》一书,“丝绸之路”一名呼之欲出。

在这些前辈的研究基础上,李希霍芬在《中国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“丝绸之路”。但他对这个词的使用还比较谨慎,在他的概念里,“丝绸之路”仅指汉代欧亚的贸易通道,甚至只是特指公元前128年至公元150年的欧亚交通道路。此后,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《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》一书中引申了李希霍芬的观点。

1936年,李希霍芬的学生斯文·赫定干脆直接以《丝绸之路》为名出版了一本书,从此,“丝绸之路”一名逐渐为大众所接受,并迅速传播开来。

1905年,李希霍芬去世,他因对中国地质学的研究而被中国和世界铭记。1933年,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曾撰文:“中国地质学之巩固基础,实由德人李希霍芬氏奠之……因李氏之成就,而节省吾人十年之工作时间。”可见,在近代中国地质学界,李希霍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历史,就是在偶然和必然间闪烁着迷人的光辉。乱世之中,李希霍芬来到中国,在这个东方古国行走长达4年。他的记录和文字,成为当时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料,也是我们今日了解当时中国的宝贵文献,而他重新发现和所提出的“丝绸之路”,成为今天中国人最熟悉的地理名词之一。

他以他的行走,记录了中国,命名了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