猜你喜欢
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,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。青年人应该懂得,在我们出生之前,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,我们什么也不懂,能够站筝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,已是万幸。如果刻苦数年,居然从脚下扎下根去,与世界的整体血脉相连,那也就使自己单薄的生命接通了人类。应该为这种接通而惊喜,试想区区五尺之躯,接通于千年之前,接通于万里之外,正是这种接通使自己领略崇高,问津壮丽,体验多元,哪能值得骤然变脸,扯断这些接通,不分青红皂白,你死我活地批判起来?这种谦然安然的生态,也可免除青春生命的无谓浪
很多人都承认,没有智慧的基础的知识是没用的,但更令人沮丧的是即使空有知识和智慧,如果没有行动,一切仍属空谈。行动与充分准备其实可视为物体的两面。人生必须适可而止。做太多的准备却迟迟不去行动,最后只会徒然浪费时间。换句话说,事事必须有节制,我们不能落入不断演练、计划的圈套,而必须承认现实:不论计划有多周详,我们仍然不可能准确预测最后的解决方案。
毛泽东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。不是知识就是力量,而是使用知识才是力量。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
青年是社会的未来,长辈的希望。青年的希望,是长辈希望的希望。青年应当奋力去实现,长辈也应当说尽力帮助去实现。用汗水浇灌事业的大树,将会收获甜蜜的硕果,把青春消磨于吃喝玩乐之中,终将尝到惆怅和痛苦。
阴影和光线永远联系在一起,事业和人也互相分不开
有什么办法使这种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变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呢?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,变为实际工作者,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
人类的幸福只有在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的基础上,才能建立起来。
历史有三种不同的任务,我们可以称为科学的、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。
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,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