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王叔和脉诀》。即分娩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脾中积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,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。
即第三磨牙。详真牙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指鼻腔疼痛。多因风邪郁热、痰火上阻清窍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鼻痛候》:“肺气通于鼻,风邪随气入于鼻内,搏于血气,邪正相击,气道不宣,故鼻痛。”症见鼻塞隐痛,口舌干燥等,治宜宣肺通窍,用藿香正气散、祛风通
指腹腔内潴留的液体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,日以成积。”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鹿茸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多因先天亏损,寒痰凝结而成。颈部生核,大如卵形,质硬,或带小核数粒,生颈项一侧或两侧。宜固脾兼补肝肾,用加减六味地黄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