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。挢是举起、翘起和矫正的意思,引即导引。指按摩和导引法。唐·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挢,……谓为按摩之法,夭挢引身,如熊顾鸟伸也。”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明生。原籍华亭(在江苏松江),后迁居吴县。长于诊脉,晚年隐居山中,撰述有《医衡》一书,后由梅鼎等辑成(1721年刊行)。另有《病议》等书,未见刊行。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薏苡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外治法专著。一名《外治医说》。清·吴尚先撰。1册,不分卷。刊于1870年。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,并联系《子华子》一书所说“医者理也,药者瀹也”的涵义,故以《理瀹骈文》为书名。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
指针刺得气后,将针留置于穴位内至预定时间再予出针。《素问·针解篇》:“刺其实须其虚者,留针。”意即治疗实邪疾患,可用留针的方法。留针期间可施行各种手法操作,并可加用温针、电针等。留针时间长短应视具体情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苛,痒也。轸同疹。轸鼻即鼻上瘙痒出疹。治参见酒齇鼻条。
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太阳之筋,起于小指之上,结于腕,上循臂内廉,结于肘内锐骨之后,弹之应小指之上,入结于腋下;其支者,后走腋后廉,上绕肩胛,循颈,出走太阳之前,结于耳后完骨;其支者,入耳
证名。嘈杂的俗称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嗳气嘈杂吞酸恶心源流》:“嘈杂者,即心嘈。”详嘈杂条。
病证名。指风邪侵犯头部所致的各种偏、正头痛。出《脉经·辨三部九候脉证》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六:“风头痛之病,由风邪客于阳经,循风府而上至于头脑,令人头重疼痛,心隔烦热,上焦壅滞,头面虚汗,诊其脉左手寸口
见留气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