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》。即干咳嗽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肺胀气逆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肺实咳嗽,肺胀者,肺统周身之气,因虚不能宣布于外,而反逆归本经,诸窍闭塞,不通而发胀,则中府、云门两胁间之经络,皆不能利,所以气高而似喘,实非喘症。若邪
古病名。痿的别称。因四肢痿弱,变易正常的作用,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三阴发病,为偏枯痿易,四支不举。”张志聪注:“痿易者,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。”详痿条。
《秋温证治要略》方。鲜生地黄三钱(入豆豉一钱半,捣),连翘、焦栀子各三钱,栝蒌皮、桑叶各一钱五分,鲜芦笋一两,郁金二钱,鲜竹叶十片。水煎服。治太阴秋温,服辛凉清解饮后,外邪已减,伏热外达,但热不寒,咳
用钢质制成的小刀,柄长1~2寸,刀口倾斜如眉,故名。专用于割治放血。
书名。1卷(一作五卷)。唐·杨玄操注。杨氏在吴·吕广所注《难经》的基础上予以补订注释。原书已佚,但书中内容大部保留于《难经集注》中。
脏象著作,1卷。清·刘廷桢(铭之)著,刊于1897年。作者认为自《灵枢》《素问》《甲乙经》而下,所载骨数散见错出,其能融合贯通者少见,不唯骨数未免于失实,图论亦或有相悖、讹误者。因就坦尸掩埋之机,从旁
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多由于素体脾虚,孕后贪食生冷,脾阳更虚,寒湿内聚所致。症见口淡、呕吐清涎、腹痛难忍,脘闷纳呆,泻下完谷不化之物,胎动欲坠。治宜培土固胎。方用援土固胎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人参、白
小儿的牙齿,相当于正常幼儿7~8岁前长出来的牙齿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乳齿逐步脱落,更换为久齿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7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