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痹

三痹

行痹痛痹、著痹三种痹证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著痹也。”《类证治裁·痹症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。痹非偏受一气。其风胜者为行痹。风行而不定,如走注之类。寒胜者为痛痹。寒凝则阳气不行,痛有定处,即痛风。湿胜者为着痹。重著不移,或肿痛,或不仁,湿从土化,痛发肌肉,即麻木也。……风胜脉必浮,寒胜脉必,湿胜脉必缓。三痹各有所胜,用药以胜者为主,而兼者佐之。治行痹散风为主,兼去寒利湿,参以补血,血行风自灭也,防风汤。治痛痹温寒为主,兼疏风渗湿,参以益火,辛温解凝寒也,加减五积散。治著痹利湿为主,兼去风逐寒,参以补脾补气,土强可胜湿也。川芎茯苓汤加耆、术。”参见风痹寒痹、着痹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月子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木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钱花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旋复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滚刺筒

    针具名。近年研制的新型皮肤针针具。其构造分筒柄和滚筒两部分,筒壁密布短针。使用时,持筒柄将滚筒在选定部位来回滚动。刺激面广为其特点。

  • 灵龟八法

    又名灵龟飞腾、飞腾八法、奇经纳卦法。其法以奇经八脉的八穴为基础,配合八卦、九宫和天干、地支的变易,以推算人体气血盛衰情况来决定某日某时治病应取的穴位。一般取主穴和配穴各一个。此法从总体来看,认识到人体

  • 砑螺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紫贝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张仲景注解伤寒发微论

    见伤寒发微论条。

  • 痰湿头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痰湿上蒙所致的头痛。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有痰湿头痛,其人呕吐痰多,发作无时。”症见头部沉重,疼痛如裹,胸脘满闷,呕恶痰多,发作无时,舌苔白腻,脉滑。治宜化痰祛湿,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、芎辛

  • 非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·惊风辟妄》。指小儿急慢惊风。详搐条。

  • 苍龙摆尾

    ①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在小儿前臂曲侧正中部,用手掌侧由腕至肘来回搓摩;然后一手握住肘部,一手握住手指进行摇动。《小儿推拿广意》上卷:“医右手一把拿小儿左食、中、名三指,掌向上,医左手侧

  • 冰翳

    病名。①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冰翳内障,详该条。②似指某些并发性白内障。“冰翳初患,头额眉睑遍痛,眼中赤涩。此由肝脏积热,久成内障,其翳如冰,瞳人渐大。”(《古今医统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