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石疽

上石疽

病名。石疽的一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由肝经郁结、气血凝滞经络所致。生于颈项两侧,或左或右,小如豆粟,大如桃李,坚硬疼痛。初起体实者,宜服舒肝溃坚汤气虚者,服香贝养荣汤。外用葱白蜂蜜捣敷。日久不消者,以阳燧锭每日灸之,以或消、或软、或将溃为度。溃后用海浮散、或八宝珍珠散红升丹外撒,盖以膏药。相当于肿瘤及淋巴结肿。参见石疽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外踝伤

    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多因跌打或扭压所致。局部肿胀、疼痛,压之痛剧,活动受限,甚则足内翻或外翻畸形。治宜麻醉下手法复位,夹缚固定。服复元活血汤、七厘散,肿痛减轻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,后期服健步

  • 玉接骨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白接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琐阳

    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锁阳,详该条。

  • 茨梨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即刺梨,详该条。

  • ①即尿。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水下留(流)于膀胱,则为溺与气。”详尿条。②沉溺的意思,如沉于水而死亡的称溺毙。

  • 肺火

    有虚火实火之分。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,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。临床表现参肺阴虚、肺实热条。

  • 香茅草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石蛾

    病名。为乳蛾之一种。小儿多患之,小儿形气未充,脏腑柔弱,易为外邪所感,邪毒虽不盛,然常留滞咽喉,凝聚不散,肿而为蛾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此症因胎生本原不足所致。”症见喉核一侧或两侧肿大,触之石硬,微疼

  • 赤淡黄筋

    推拿穴位。又称心筋、淡黄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处。掐之,即转热,使元气流通,除壅塞之患。

  • 临产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又名临蓐、临盆、临月、临草、卧蓐、坐蓐、坐草、草蓐、上草、免蓐。指临近生产,进入分娩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