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上胞下垂

上胞下垂

病证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又名睢目、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。发病有先后天之分: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;后天多因脾虚气弱,脉络失和,风邪客睑而成。此外,外伤、肿瘤、梅毒、椒疮等亦可引起。症见上睑垂下,无力提起,半掩睛瞳,甚至掩及整个黑睛,妨碍视瞻。内治一般以补脾益气祛风通络为主,可选用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加僵蚕全蝎赤芍牛膝之类,并宜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。必要时可手术治疗。由外伤、肿瘤、梅毒、椒疮等其他疾患引起者,重在病因治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脉度

    五度之一。出《灵枢·脉度》等篇。①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。《灵枢·脉度》讨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、任、督脉等的长度。《灵枢·骨度》:“先度其骨节之大小、广狭、长短,而脉度定矣。”②脉诊上辨别脉象的大小

  • 隔子通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北五加皮

    见《科学的民间草药》。即香加皮,详该条。

  • 肾虚耳鸣

    耳鸣的一种。多因肾虚精气不足所致。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五。《张氏医通·耳》:“肾虚耳中潮声,蝉声,无休止时,妨害听闻者,当坠气补肾,正元散下黑锡丹,间进安肾丸。肾脏虚风耳鸣,夜间睡著如擂战鼓,四肢掣痛,

  • 米疽

    病名。发于腋下之无头疽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腋下赤坚者,名曰米疽。”又名腋疽、疚疽,由肝脾二经气血凝滞而成。初起一核,漫肿坚硬,皮色如常。不热不疼,日久将溃始转红色,微热疼痛。初宜内服柴胡清肝汤加乌

  • 双玉散

    《赤水玄珠》卷七方。寒水石、石膏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二钱,人参煎汤送下。治火痰喘嗽,痰涌如泉。

  • 黄芪内消汤

    《外科真诠》方。黄芪五钱,当归、蒲公英各三钱,豨莶草、牡丹皮、山甲珠、苍耳子各一钱,玄参一钱五分,赤芍药二钱,甘草五分。水煎服。治臀痈。

  • 古今名医方论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罗美辑。刊于1675年。本书为作者所撰《古今名医汇粹》的姊妹篇。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。方末附以明、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,选方切于实用。

  • 鼻梃

    病名。①鼻息肉别名。详见该条。②鼻腔内恶性肿瘤。

  • 冲阳

    ①经穴名,代号ST4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会原、会骨、趺阳。属足阳明胃经。原穴。位于足背最高点,解溪穴下1.5寸,当第二、三跖骨与楔状骨间凹陷处。布有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腓深神经,并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