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方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,见该条。
六涎之一。指寒邪热毒损伤脏腑,其气结涩凝滞而成。因涎与滞气相交,多发为疼痛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安邪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初【介绍】:北宋官吏。任修议郎,博学,兼通医,掌管太医院事务,常为人诊治病,多有良效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亦称内、外踝尖。其位置,《备急灸法》载,在“足两踝尖”。在内者称内踝尖(亦名吕细、踝尖),在外者称外踝尖。主治小儿不语,霍乱转筋,牙痛,扁桃体炎等。艾炷灸5~7壮;或艾
即指纹深沉。主病邪在里。
练功方法之一种。出《易筋经》。取直立位,两足稍分开,两手抱头,掌心紧贴耳门,弯腰直膝俯首,尽量使头靠近两膝,再挺身直立。《易筋经》:“两肘用力夹抱后脑,头前用力探出,牙咬,舌抵上腭,躬身低头至腿,头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