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二方。煅青礞石、胆南星各一两,青黛一钱,芦荟一钱半。为细末,甘草煎汤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生姜、蜜、薄荷煎汤送下。治小儿急惊之轻症。
书名。本书是根据敦煌出土唐人抄录的陶弘景《本草经集注》序例部分的影印本。参见本草经集注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凡外来邪气(六淫、疫疠、饮食积滞)客于人体,应当驱除。如疏风、散寒、清暑、祛湿、消导等法。
构成骨盆的骨。即左右髋骨和骶骨。
即阳盛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。”见阳盛条。
书名。原名《汉方医药全书》。日本·栗原广三撰,吴嘉博译。前列总说,以下分五部论述,即汉方医术发达史、病理解说、药理解说、药剂解说、处方解说。作者联系哲学、理学以及社会、文化、医药等发展的历史,分析中国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衄血。详该条。
①五脏中心、肝两脏属阳,故称。②泛指阳盛体质的人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阳脏者,必平生喜冷畏热,即朝夕食冷,一无所病,此其阳之有余也。”
悍,强悍;悍药指其性燥烈。强悍的药物,如金石药之类的砒霜、硫黄等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悍药入中,则邪气辟矣,而宛(郁)气愈深。”
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别名前关、当阳。本穴位置原载:“在外眥五分是。”《圣济总录》:“眼小眥后一寸。”《奇效良方》:“在眉后陷中,太阳紫脉上。”今多据《圣济总录》结合《奇效良方》等,定位于外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