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两感伤寒

两感伤寒

病名。指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人之伤于寒也,则为病热,热虽甚不死;其两感于寒而病者,必不免于死。”又:“两感于寒者,病一日则巨阳少阴俱病,则头痛口干烦满;二日则阳明太阴俱病,则腹满身热,不欲食,谵言;三日则少阳厥阴俱病,则耳聋囊缩而厥,水浆不入,不知人,六日死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卷二:“表里俱病者,谓之两感。”《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卷上:“两感谓一日太阳少阴两证俱见,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,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,前六经之证是也。小柴胡汤凉膈散五苓散天水散、通圣散、双解散大柴胡汤可选用之,热势甚,欲可下者,三一承气汤或解毒合承气汤。”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两感伤寒》:“两感伤寒一症,俞氏求原固确,惟救里救表,其间先后缓急,当消息之。如下利不止,肢冷筋吊者,则先救里。若下利尚微,足筋不吊,而头身剧痛,发热恶寒者,宜先解表,随证权变可也。”又:“仲景谓两感病俱作,治有先后。朱南阳谓宜先救里,以四逆汤;后救表,以桂枝汤。”参见伤寒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麸疮

    见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。麻疹的别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重汤

    熏蒸疗法之一。即隔汤。用盛药水之器皿坐放于大盆之滚汤中,使药水保持热气较久,多供洗疮疡用。

  •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

    书名。3卷。明·童养学纂辑。童氏以吴恕《伤寒活人指掌图》一书不能概括张仲景论述伤寒的全貌,且伤寒、杂病编次混淆,提出:“活人此书,害人亦此书。”遂予补注辨疑,将诸证区分为正伤寒、类伤寒及传经、直中等。

  • 林能干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,龙溪(今福建漳州)人。编集《本草单方》十五卷,已佚。

  • 灸刺

    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
  • 汪子良

    【介绍】:见汪宦条。

  • 嗌燥

    病证名称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即咽嗌干燥之谓。常由虚实二因所致。因于虚者,多由肺肾阴虚,咽嗌失养所致。治宜滋养肺肾之阴。可选用左归饮、六味地黄汤、养阴清肺汤等加减。因于实者,多由肺胃火炽,薰灼咽喉

  • 津泄

    水液外渗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夫盐之味咸者,其气令器津泄。”

  • 产后目瞑

    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:“目不痛不肿,但视物不明,谓之目瞑。肝藏血,候应于目,产则血虚,肝气不足,故目瞑也。”《金梦石产家要诀》:“经云,目者属肝,肝和则知黑白。又云,脱阴者,目盲血不荣也。又

  • 本草原始

    药物学著作。12卷。明·李中立撰。刊于1612年。本书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谷、菜、果、石、兽、禽、虫、人10部,收集药物约近500种,每种先以小字记其产地、形态、气味。次以大字记其主治,首载《神农本草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