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大概目圆而长,外有坚壳数重,中有清脆,内包黑稠神膏一函。膏外则白稠神水,水以滋膏。”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,庄内黑水曰神膏,有如卵白涂以墨汁。”概念欠明确。但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僧人,亦称释智斌。撰《解寒食散方》2卷,已佚。
①即人中沟,见该条。②经穴名,代号DU2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名人中。别名鬼宫、鬼市、鬼客厅。属督脉。督脉、手足阳明之会。位于鼻柱下,人中沟的上1/3与中1/3交点处。一说“在鼻下三分,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破布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10卷,清·汪绂辑于1758年。作者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。卷1医源,共47条,阐述阴阳五行,脏腑部位功能,脉象;卷2~3分析药性680余味;卷4~10选辑方剂630余首,以张仲景、李东垣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六方。①五倍子(用六安茶泡汁温浸,滤去茶汁,再用糟坊白药丸为末拌匀,放磁器内密封,放暖处候生白毛为度,晒干,筛净白毛)十两,儿茶、甘草各二两,薄荷叶、乌梅肉各一两。为末,梨汁为丸,龙眼
清热法之一。用辛凉合甘寒之法,以治热性病热邪入气分和营分之证。症见高热、心烦、夜睡不宁、口渴、汗出、舌绛、苔黄而干、脉洪数等。可同时使用清气分和营分的药物如石膏、知母、竹叶心、连翘、黄芩、石斛、生地、
书名。8卷。清·李宗源撰。刊于1830年。作者以“阴阳内外,表里寒热,虚实燥湿,升降通寒”为医学大纲,全书按此纲要选辑历代医书有关论述,结合个人经验,分阴阳、内外等8部阐述。各部有总论、病证辨析及治法
病名。即肉疙瘩。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