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痔

猜你喜欢

  • 泛指颈项,或专指颈项的前部。参见颈项条。

  • 误下

    指不应泻下的病证误用泻下的方法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桂枝证,医反下之,利遂不止。”“太阳病,外证未除,而数下之,遂协热下利,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。”

  • 胃苓散

    即胃苓汤作散剂,治证同。见胃苓汤条。

  • 非位

    运气术语。指不当其位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非位,岁不与会也。”

  • 子疟

    见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三痫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痫、惊痫、食痫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二阳结,谓之消。”二阳指阳明,阳明热盛阴伤,其症消谷善饥,饮食不荣肌肉,故称消。后世将消病分为三类。《医述·三消》:“消病有三。曰消渴,曰消中,曰消肾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

  • 南大戟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

  • 再重订伤寒集注

    见舒氏伤寒集注条。

  • 肠风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久风入中,则为肠风、飧泄。”系指一种以便血为主症的疾病。后世用其名而含义不一。①指大肠久积风冷所致的便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:“大肠中久积风冷,中焦有虚热,……风冷热毒,搏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