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脏生成篇

五脏生成篇

素问》篇名。本篇的主要内容是从生理、病理、诊断等方面,论述了五脏的生色、病色、死色及五体五味五色五脉之间的相生相克、相反相成的关系。吴崖注:“五脏未病,有相因相成之理;五脏已病,亦有相生相成之理。”故以五脏生成名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久热伤阴

    指邪热稽留不退,灼烁津液,以致阴液耗损的病机。如肺胃津液受伤,则出现皮肤干燥、烦闷口渴、干咳无痰、舌红而干、少苔或无苔、脉细数或虚数。若伤及肝肾之阴,则出现暮热早凉、口干舌燥、手足颤动、心悸神疲、耳鸣

  • 郑文诰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天章。处州府(今浙江丽水)人。年幼时读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等医书,精通医术,晚年曾任太医院吏目。

  • 颠狂废人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邦永条。

  • 周易参同契

    内外丹专著,东汉魏伯阳撰,全书三卷。此书将“大易”、“黄老”、“炉火”三者参合,而以《周易》作为主要说理工具。既论述外丹,又涉及内练功夫。从内丹术角度来理解,此书以乾、坤两卦,喻为“鼎器”;以坎、离两

  • 皇甫谧

    【生卒】:214~282【介绍】:魏晋间医家、文学家。字士安,幼年名静,自号玄晏先生,安定朝那(今甘肃灵台)人。中年患风痹症,由于讲究服石,致身体极度瘦弱,辗转床侧,甚至一度有自杀之念。后曾专心攻读医

  • 呕苦水

    见《赤水玄珠·呕吐哕门》。又称呕苦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肝主疏泄

    疏泄,升发透泄之意。肝气有升发透泄作用,能舒畅全身气机。如精神抑郁,可使肝气郁结,甚至影响气血流畅而发生疼痛;肝又能助脾胃消谷运化;妇女的月经和男性的排精,也与肝的疏泄有关。

  • 肠红

    证名。见《鸡鸣录·后阴病》。指大便出血。可因湿毒瘀热留注大肠或脾阳不振,统摄失司所致。湿蒸热毒,多见下血鲜红;瘀热留注,多见血块紫殷。治宜清热化湿,和营消瘀,选用地榆散、芍药汤等方。脾失统摄,多见血出

  • 强巴·南杰札桑

    【生卒】:1394~1475【介绍】:明代藏医家。西藏昂仁人。藏医北方学派创始人。曾系统学习佛经、语言、文学、天文、历算、医学及工技。著述涉及宗教、文学、天文、医学、工技等各个方面。医著有《药学宝箱》

  • 含腮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。小儿初生时,腮内生如米豆大一小疱,次日渐大,如有所含,故名含腮。若不早治,则可蚀破腮颊。宜先以盐汤洗净患处,然后用二金散(鸡内金、郁金等分)吹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