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色黄

五色黄

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由脾热引起身黄。若脾更移热于它脏,则于身面、眼目、或舌下并可出现该脏之色。如脾移热于肝则可见眼青黄,面色黄,脉亦青;如脾移热于心,则其人身热而发赤黄,眼赤高视,心腹胀满,脉亦赤;如脾移热于肺,其人身热发黄白,舌下白垢生;如脾移热于肾,则其人身热发黑黄,唇黑眼黄,舌下脉黑等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疮疡疏通法

    外科疮疡的内治法则之。今称通里法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一。即应用泻下药物,使蓄于脏腑的毒邪得以疏通排泄,促使疮疡治愈的方法。适用于疮疡初、中期,内蕴热毒较盛者,如内疏黄连汤即是。若阴虚火旺,胃肠失于

  • 眇目

    病证名。①指单眼丧失视力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经络有偏虚者,翳障则偏覆一瞳子,故偏不见物,谓之眇目。”②指一支眼异常小者(《说文》)。

  • 胁满

    证名。指胁肋部胀满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可由气滞、痰凝或少阳受邪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诸饮候》以痰饮停积,可致两胁胀满。《类经》十七卷:“少阳者,相火之气也,其合肝胆,其主筋,其脉行于胁肋,故少阳

  • 六化

    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气的变化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故治病者,必明六化分治。”

  • 金匮翼

    内科杂病专著。8卷。清·尤在泾撰。刊于1768年。作者曾注释《金匮要略》,书名《金匮心典》。为了补充该书之不足,又撰集本书以为辅翼。书中参考历代方书,参以个人心得和经验,阐述内科杂病48门。每门首列统

  • 钱愈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钱原濬条。

  • 一帆青

    见《质问本草》。为蜘蛛抱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食肉则复

    又称食肉则遗。复,即复发。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,消化机能低下,如恣食腥荤肥腻,往往使病邪留滞,病情反复,尤以小儿为甚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病热少愈,食肉则复,多食则遗,此其禁也。”

  • 徐忠可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彬条。

  • 伤寒括要

    书名。2卷。明·李中梓撰,刊于1649年。李氏曾撰《伤寒授珠》10卷,后毁于兵火,“遂以授珠(指《伤寒授珠》)删繁去复,简邃选玄,仅得十之二。……颜曰‘括要’,谓括义详而征词简也”(见自序)。本书首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