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井疽

井疽

病名。《灵枢·痈疽》:“发于胸,名曰井疽。”又名胸发穿心冷瘘慢心锐毒心漏穿心毒井泉疽穿心疔。为痈疽生于胸部鸠尾穴(脐上七寸、剑突下半寸)、中庭穴(膻中穴下一点六寸)或两者之间。多为心经火毒而发。初起如豆粒,逐渐出现肿痛,色变红肿高突等阳证表现,甚而可见心烦肌热,唇干舌燥,渴思冷饮等热毒之证。治宜参见外痈疔疮。如初起如豆粒,皮色不变、积久渐大,黑陷平塌,多为冷气攻心而发。久则穿溃成瘘,食少倦怠,精神恍惚,乃毒邪积久,犯心及肾,属无头疽范畴。宜温补托毒,补肾阳为主,外治参见无头疽、瘘及溃疡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肿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足阳明之经,胃之脉也。其直者,以缺盆下于乳。因劳动则足腠理虚,受风邪,入于荣卫,荣卫否涩,气血不流,热结于乳,故令乳肿。其结肿不散。则成痈。”实为乳痈的早期症状。

  • 三常

    问诊内容之一。出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。即诊病要了解病人的社会地位(古人称贵贱)、经济状况(古人称贫富)、精神状况(古人称苦乐)等三种变化情况。

  • 厥阴头痛

    病证名。三阴头痛之一。①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厥阴头项痛,或吐痰沫,厥冷,其脉浮缓,吴茱萸汤主之。”②指头痛表现在厥阴经脉循行部位者。《冷庐医话·头痛》:“厥阴之脉会于巅顶,故头痛在巅顶。”参见头痛

  • 镇江膏药

    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川乌、草乌、天南星、肉桂、土鳖虫、冰片、薄荷脑、松节油、蜈蚣、乌梢蛇、羌活、防风、芥子、独活、当归、醉仙桃、头发、马钱子、麻黄、巴豆、白芷、红花、三棱、桃仁、蜣螂虫、红丹、植物油

  • 一片霞

    证名。系指喉间色紫红。《延龄堂喉科》:“满喉俱紫,似胭脂红,不肿不烂,难治。”或指某些咽喉疾患之一种症状。

  • 肘网

    指肘部感到如罗网一样牵急不舒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少阴之筋,……其病内急,心承伏梁,下为肘网。”《类经》注:“网,如罗网之牵急也。”

  • 大发药

    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肾亏损痛经

    痛经证型之一。见《中医妇科学讲义》。多因素体虚弱,早婚,分娩过多,损伤肝肾,精亏血少,经行之后,冲任胞脉失养所致。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,喜按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等。治宜调补肝肾。方用调肝汤,或六味地黄

  • 小腿腓肠肌部。俗称小腿肚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,起于大趾之端,……上腨内。”

  • 天宝本草

    民间草药近代著作。1卷。书的名称是因治病草药有如天宝之义,与历史上的年号“天定”无关。撰人不详。本书将药物分为寒、热、温、平四大类。以歌赋的形式介绍草药149种。现有1939年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