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伏气

伏气

病名。又称伏气温病。《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师曰:伏气之病,以意候之,……假令旧有伏气,当须脉之。”成无己注:“冬时感寒,伏藏于经中,不即发者,谓之伏气。”(见《注解伤寒论》)伏气之说源出《内经》。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。”又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凡病伤寒而成温者,先夏至日为病温,后夏至日为病暑”。关于邪气伏藏的部位,各家说法不一。晋·王叔和《伤寒例》认为:“中而……,寒毒藏于肌肤,至春发为温病,至夏发为暑病。”宋·成无己认为邪“伏藏于经(脉)中。”明·吴又可认为邪伏募原(见《温疫论》)。清·王孟英认为:“若伏气温病,自里出表,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。”(见《温热经纬·叶香岩外感温热篇》)。伏气之说为温病所重视,特别是王孟英更为强调,把温病分为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大类。后世认为,凡初起不见表证,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为伏气温病,例如春温伏暑之类便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麻芋果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九层塔

    ①见《福建中草药》,为兰香草之别名。②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,为罗勒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精少

    病证名。指精液稀少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又称少精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三黄泻心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方。大黄、黄连各二钱,黄芩一钱。为粗末,以麻沸汤浸良久,去渣,分二次服。治狐惑,舌白齿晦,面目乍白、乍赤、乍黑,变异无常,四肢沉重,默默多眠,喉蚀声哑,上唇生疮。本方组成与

  • 钱经纶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彦腥。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,康熙年间(1662~1723年)名医,撰有《脉法须知》一书(1853年刊行)。

  • 啮(nìe 聂)舌

    病证名。啮者,咬也。系指自咬其舌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少阴气至则啮舌,少阳气至则啮颊,阳明气至则啮唇矣。”《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》:“齿者,肾气之所生也,少阴之脉挟舌本,少阳之脉循于颊,阳明之脉,挟口环唇下

  • 增订伪药条辨

    见伪药条辨条。

  • 白芷石膏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白芷、石膏、知母。水煎服。治阳明经温疟。若恶寒,加桂枝;无汗,加防风、柴胡;身痛,加羌活、独活。

  • 膜入水轮

    病证名。指翳膜侵及瞳神者。又名膜入冰轮、膜入瞳神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:“此因黑睛上生疮,稍安其痕不没,侵入水轮,虽光未绝,终亦难治。”参见宿翳条。

  • 补法

    八法之一。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,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。虚证有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等不同,补法也分补气、补血、补阴、补阳等,并宜结合五脏之虚补益五脏。根据病情缓急和虚弱程度,又分为峻补与缓补。《素问·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