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772~842【介绍】:字梦得。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曾与王叔文、柳宗元等,提出政治改革,反对因循保守。后因革新失败而被贬。他对医学有所研究,强调“一物足了病者”的单方、验方治疗疾病,又重视
病证名。麻疹后并发肺痿。清·赵月航鉴定(撰人不详)《治疹全书》:“疹后久咳不止,时吐白沫如米糊者,为肺痿。”系火热伤肺,津液受损所致。先用加味二冬汤(《治疹全书》:生地、熟地、天冬、麦冬、甘草、桔梗、
情志三郁之一。因思怨不解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若思郁者,……思则气结,结于心而伤于脾也。及其既甚,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、为失血、为噎膈、为呕吐,下连肝肾则为带浊、为崩淋、为不月、为劳损。”初起气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山柰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二十号损象方。炙没药、降香各三钱,细辛四钱,桃仁、延胡索、白蒺藜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一钱,紫荆皮煎汤送下。治痧症血郁不散。
病证名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目之两睑赤烂者何也?……风邪客于腠理,湿气相争,停于两睑,目时赤烂,湿之故也。”参见眼弦赤烂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新安(今安徽境)人,生平未详。曾抄录整理《摩腹运气图考》(后改名《延年九转法》)1卷,由颜伟于1735年作序。该书列有九图,并附图说,论述揉腹导引、健康长寿之法。
证名。指心烦意乱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参见烦、烦躁条。
证名。中风病常见症之一。一作半身不随,又名偏枯、偏风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。”《类证治裁·中风》:“半身不遂,因气血不至,故痛痒不知。经曰:营虚则不仁,卫虚则不用
即瘛疭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详瘛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