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六经伤寒辨证

六经伤寒辨证

书名。4卷。清·蔡宗玉辑,林昌彝补方。刊于1873年。蔡氏以分经辨证论述伤寒在临床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。每一证候采用归纳《伤寒论》原文等形式,介绍发生诸证的病因、病理和治法;并根据兼症、脉象的不同,对比所述证候的同中之异。后林氏在此基础上汇辑了治疗方剂,并将全书予以补订,增加了有关温病疫痧霍乱等证治内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时平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撰有《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。

  • 赤丝乱脉证

    眼科病证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赤丝虬脉、白睛乱脉。多因受邪日久,白睛血络瘀滞所致。常见气轮丝脉赤乱,纵横分布,粗细疏密不等,自觉眼涩不爽,或微泪羞明。类今之慢性结膜炎。多见于椒疮、栗疮等,或长期

  • 风车草

    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四叶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避经

    见顾允若《妇科辑要》。即避年。详该条。

  • 小肠气痛

    病名,出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六。即狐疝,详该条。

  • 急喉痹

    病名。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卷七:“冰片破毒散,治急性喉痹。”多由肺胃积热,邪毒内蕴,风痰上涌所致。症见咽喉肿痛迅速,胸闷气促,吞咽不利,痰涎壅盛,声如拽锯。《喉科种福》卷四:“喉痹之为病,颈项肿痛,面赤口

  • 鼻生红线

    病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。即鼻祟。详该条。

  • 濡泻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又称濡泄、湿泻、洞泄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四:“寒湿之气,内客于脾,则不能裨助胃气,腐熟水谷,致清浊不分,水入肠间,虚莫能制,故洞泄如水,随气而下,谓之濡泻。”详濡泄、湿

  • 杨时泰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贞颐,号穆如。江苏武进人。1819年(嘉庆乙卯)举人,精于医,先宗名医周慎斋(之干)之学,后又宗张璐,长于辨证,用药则兼取金元四家之法。选刘若金所撰《本草述》一书中的精华辑成《本

  • 魇(yǎn)

    病名。亦称梦魇、鬼魇。其症恶梦离奇,或如有重物压身,常突然惊觉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一:“魇,卧寐不寤者,皆魂魄外游,为邪所执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:“梦而魇则更甚者,或由心实,则梦惊忧奇怪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