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又名舌涩。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谓。多因脾胃积热,津液灼伤所致。症见舌体卷缩,转动不灵,言语不清。治宜清热生津,治宜导赤散加减。或升麻葛根汤加薄荷、黄芩、枯梗等。若因中风、暑痉之痰阻心窍者,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如豆腐渣堆铺舌面,颗粒大,松而厚,容易刮脱,表示内聚浊邪,由于胃中阳气有余,蒸发骨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,多属热证。
出《天宝本草》。为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五脏。《素问·阴阳类论》:“阴阳之类,经脉之道,五中所主,何藏最贵?”王冰注:“五中谓五脏。”
病证名。疳疮的一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即下疳生于阴茎,外皮肿胀包裹者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八方。木香、丁香、藿香、檀香、砂仁、蔻仁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山药、橘红、青皮、荜澄茄。为末,每服二钱,木瓜煎汤送下。治挟郁不能食。
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白马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第三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三椎下间主胸中热。”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四。即十奇散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