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烦

猜你喜欢

  • 痧烦痧睡

    痧证之一。即“心烦嗜睡痧”。《痧胀玉衡·痧烦痧睡》:“痧气冲于心胸,故心烦或嗜睡。此等之痧,俱属慢痧之类。轻而且浅,人多误以心烦嗜睡治之,日甚一日,倘日服热酒热汤热物,虽非骤然紧急,势必日渐凶险,故并

  • 草鞋带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即解溪,见该条。

  • 大丹直指

    气功学专著,元·邱处机述,二卷。此书用图、诀等阐述内丹理论及行功方法,其说接近《钟离传道集》、《西山群仙会真记》。认为人须“先使水火二气上下相交,升降相接,用意勾引,脱出真精真气,混合于中宫,用神气烹

  • 夏枯球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夏枯草,详该条。

  • 蒙药方剂

    民族医方书。于庆祥著。载方剂277个。按主治功能分为赫依气、希日内热、巴达干病、热病、瘟疫等21类。并介绍了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、功能主治。1986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痘疹会通

    书名。5卷。清·曾香田撰。刊于1786年。本书参考痘疹有关文献,结合作者的经验编成。前4卷治痘症,附种人痘法,末卷论述麻疹。

  • 疲劳咳嗽

    病名。指疲极伤肝所致的虚咳。《医学入门·咳嗽》:“疲极伤肝,咳而左胁疼引小腹者,二陈汤加芎、归、芍药、青皮、柴胡、草龙胆、黄芩、竹茹,或黄芪建中汤。”《不居集·疲劳咳嗽》:“咳而左胁偏痛,引小腹并膝腕

  • 素问直讲

    书名。又名《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》、《黄帝内经素问完璧直讲详注》。清·高亿注。9卷。刊于1867年。本书为《素问》全注本。每篇首记大意,次分段引录原文,其后分注、浅讲二项。注,为个别字义解释;讲,

  • 独行丸

    《医学心悟》卷三方。大黄(酒炒)、巴豆(去壳,去油)、干姜各一钱。研细,姜汁为丸如黄豆大,每服五至七丸,用姜汤化下。若服后泻不止者,用冷粥饮之即止。治中食,胸高满闷,用吐法不效者。若昏晕不醒,四肢僵硬

  • 眼丹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病因与发病部位同针眼,但病情较重。整个胞睑漫肿赤痛,硬结拒按,常伴有寒热头痛等全身症状。《外科正宗》:“眼丹,脾经有风,胃经多热,共结为肿,风多者则浮肿易消,热甚者则坚肿难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