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五。多由素属阴虚之体或内伤久病,肾阴虚损,虚火上炎客于咽喉所致。证见满口皆黄,但其黄如淡金,干净无垢,口无涎丝,外显潮热或兼腰膝酸软,唇红颧赤。或如久病痨瘵之人等一派阴虚于下,阳
出《儒门事亲》。即疳眼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心经火毒上炎所致。舌上生疔,继之舌忽然向上卷,喉紧烦渴疼痛,饮食难进。治宜解毒泻火。可选用五味消毒饮、黄连解毒汤等加减。参见舌疔条。
舌尖灰黑苔,有刺而干。为邪将入里,兼有食滞。症见发热口苦,耳聋胁痛。宜表里清解、消滞和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5卷,已佚。
病证名。见亡名氏《双燕草堂眼科》。双目细小称夹视。
见鼷穴条。
中医目录著作。日本冈西为人约编于1942年。本书著录我国宋代以前医学著作1869种,分为内经、运气、难经、脉经、五脏、针灸、女科、幼科、外科、口齿、眼科、养生、月令、按摩导引、房中、祝由、兽医、医史制
病名。疟疾之古称。《周礼》:“秋时有疟寒疾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称“疟寒之疾”。亦指寒疟,参该条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珍珠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