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志大
【介绍】:
见刘宇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刘宇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楮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暐条。
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与大经对举,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,或指孙络,参见大经条。
喘证之一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暑湿喘逆之因,《内经》云,因于暑,汗烦则喘喝,此暑气也。因于湿,首如裹,面胕肿,呼吸气喘,此湿气也。暑湿袭于皮毛,干于肺胃。”症见喘息气粗,烦闷口渴,多言身重,汗出身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九节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5卷。清邹承禧撰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。卷1妇儿例,卷2真字例,卷3风暑例,卷4古人转手例,卷5考订药味机窍、新方药窍等内容。作者撰写此书,参阅医籍文献不下数百种,并附张仲景、叶天士
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为猴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疫喉浅论》。即竹茹石膏汤第二方,见竹茹石膏汤条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。为芦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的病机。热伏冲任,可使阴精暗耗、肾阴亏损,或迫血妄行。临床表现为低热、腰痠痛、下腹疼痛、崩漏等妇科疾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