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木果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刺莓果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刺莓果,详该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八方。雄黄、朱砂各二钱,牛黄、麝香各二分。为细末,猪胆汁调敷患处。治痈疽发背,无名肿毒,赤紫丹瘤,缠喉风初起。
蕴积薰蒸。指郁热内薰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其运热,其化暄暑郁燠。”
【介绍】:明官吏兼医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1559年进士。得《医便》,于巡按陕西时辑刻(1569),补入见闻治愈,厘为两卷,翻刻者众多。后经刘藩伯补订,再刻于湖南,书名《增刻医便》。万历间又经王三才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血胤疮、结疬。为生于腋下,胁肋部位的痈疽、溃疡。可延及胸胁部,或有头、或无头、赤色、如皂角子大,痛如针刺。若发于期门穴者即腋疬。
即医学博士。详该条。
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望江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系指由中风,邪中经络脏腑,经络瘀滞痹阻所致之失音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九:“故卒然无音,皆由风邪所伤。”《本草纲目》桂、牡桂、附方:“中风失音,桂着舌下,咽汁。”参见舌瘖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即拨法。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KI10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合(水)穴。位于膝内侧横纹头,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腱之间凹陷处,曲膝取穴。布有股内侧皮神经,并有膝上内侧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小便不利,遗精,阳萎,崩漏,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白,号梅山。浙江绍兴人。长于儿科,尤专于痘疹。认为王肯堂之《幼科证治准绳》博而太繁,学者难于检阅,遂据之于1701年撮其要而编成《痘疹要略》一书。论治注重辨别证之虚实和小儿禀赋